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校社合作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有效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战略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要求已被人们普遍关注,但实施效果有限。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概念内涵、特点、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校社合作教育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模式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和特征
  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涵,首先必须清楚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通常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也得以形成和完善”。[1]人的社会化永远是人和社会互动关系动态变化的过程。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即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适应外在社会的过程中,也同时在主体的共同参与下,改造与发展社会的过程,它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保持一致的必然要求”[2]保持一致的内涵很丰富,至少含有内容、过程、方法等的步调一致甚至步伐一致。这当然是很高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很难做到。理由之一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政治教育永远滞后于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类矛盾综合运动的鲜活态势。社会发展变化总是在先,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只能且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且还只能按照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开展相应的活动。任何超越社会发展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少是空心化和危险性极明显的行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指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评价与社会相关实践有效结合,并持续体现社会主流精神的实践过程。这个概念的关键词是“有效结合”和“持续体现”。“有效结合”必须建立在互动基础上,是二者的互动性表现的结果。这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虽然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但教育毕竟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二者的结合是基于双方的需要。“持续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应有的功能,唯有此,此类社会化才不是短期行为,才能见长效,才可能通过构建长效机制,实现长远目标。但要落实之,必须保持二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因此,互动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特征。其突出表征是:社会实践引入学校的过程与学生融入社会实践的过程交融进行。在这样的交融互动中,学校与社会之间思想的,体制的,习惯的樊篱被撤除,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由传统的高校围墙内扩展到全社会,学生的身份也由单一的学习者转变成既是学习者、受教育者又是社会实践的体验者、受改造者、实践者。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涌现,比较突出的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育机制上,所教所学所用“三所”脱节
  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成长的必修课。我国高校历来重视这一工作,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教育机制存在问题:只管校园内学业教育,不管毕业后就业发展;习惯于自我封闭教育,不愿意开放多元办学;“温室效应”教育已成定势,走向社会教育“伤筋动骨”等传统教育定式使学校无法为大学生搭建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和持续体现社会主流精神的平台,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两课”教学。教师所教的,学生不想学;被迫所学的,与毕业后所用的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互动性无从表现。刘金华先生曾形象地警示“三所”脱节的危险与荒谬:“美国一位教育部部长在谈到学校和社会关系时,曾经打了一个十分生动有趣的比喻:他将学校比作小岛,将社会和家庭比作大陆。小岛通过一座吊桥与大陆联接。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每天早晨和下午,这座吊桥各放下来一次让学生们上学和回家。每年只有一两个晚上大陆上的成年人或学生家长或许会来到小岛上作短暂的探访。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岛上生活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孩子们如何在大陆生活。这种关门闭户与社会隔离的学校教育不仅可笑而且荒唐”[3]。小岛似的学校也是一种社会存在,也表现为某种社会生活,但与大陆式的社会相比,它不是主流的社会存在,更不是主流的社会生活。客观上,“小岛”与“大陆”不同,二者的存在内容、存在过程、存在形态、存在结果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产生上述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组织的职能分工不同。消除之,既不可能,也没必要。重要的是改变吊桥的关门闭户的往来方式,实施“桥梁工程”,让“小岛”与“大陆”通过四通八达的桥联通起来。令人遗憾的是:多数学校“桥梁工程”尚未启动,或者虽已启动,进程相当缓慢。
  (二)具体实施上,“三重三轻”趋势明显
  首先是在校园空间内,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指的是在传统的正式的教学等教育场所开展的明确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旨的教育活动,包括有明确的课时比例,有正规且统一的教材,有专职的教师,有周密的课程计划,有规范的教学要求等。这种教育有其优势,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以灌输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内容。灵活性不足,有效性受限,在开放性,多元化办学的时代背景下,忽视隐性教育。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学生在校园环境中的非思想政治教育场所内获得的经验性、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活动,班集体、系集体、院集体意识的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养成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妥善处理,社团活动各类文体竞赛等。这类教育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特点,往往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令人遗憾的是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
  其次是在学校与社会共享的空间里,重学校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轻社会资源综合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学校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根源,有市场的。对教师而言,在校内采取课堂授课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一份教案可用多个班级,也可用多年。所教内容也早已烂熟于胸,明知效果不佳,依然天马行空;对学校而言,又有安全论,成本观,阶段论等诸多理由引以为据。所谓安全论,即在校内上课教育比较安全。老让学生往社会跑,容易出事,弄不好学校要承担管理不善的责任。所谓成本观,即把德育课堂搬到社会去,需增加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高,在校内教育成本低。所谓阶段论,即有些学校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阶段性。学校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毕业后由就业单位负责其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没必要跨越阶段提前与社会接轨,把本应让社会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由学校完成。这三种观点阻碍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互动,导致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的社会组织机构脱离,不能很好地借助、利用其资源优势为我所用。
  再次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发展看,重短期效应轻长远效果。一些学校虽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实践,尤其近几年来,大学生走入社会,服务社会,出现了不少大学生社区义工,运动会志愿者,在社会化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果。但尚未建立二者互动融合的长效机制,尤其在学生参加社会化实践的参与面、参与时间、参与程度、参与范围、参与方式、参与效果及评价等方面缺乏政策性指导和规范性实践。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社合作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校社合作教育模式,解决所教所学所用“三所”脱节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想走社会化道路就不能“叶公好龙”,就要大胆改革,就必须着眼长远,立足长效。落实到具体政策上,就应当构建一个能够持续体现校社互动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社合作模式。
  模式参与主体主要由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相关部门合适人员组成。
  模式运行需成立两级专门机构:一是学校层面,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学校、当地相应级别的党政机关,工、青、妇组织,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相关人员组成。学校牵头,该委员会负责协调、指导全校此项工作。重点制订章程,协调关系和解决该制度执行过程中所需的人财物等问题;二是院、系层面,各专业所在的院系要与社会相关机构、组织联系,共同设立该专业学生校社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具体协调、开展本专业学生校社合作教育工作。
  模式运行的内容主要解决所教所学所用三所对接问题。核心是努力确保和尽力实现社会实践引入学校的过程与学生融入社会实践的过程交融进行。具体要求:一是,校社双方要共同制订本专业学生本学年或两个学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学校支持院系以此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三是,教师以此形成活页式教材并据此授课;四是,校社双方负责本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考评;五是,校社双方根据考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实施这一改革需要“伤筋动骨”,但是,它不仅能解决所教所学所用“三所”对接问题。而且,可以使高校“小岛”与社会“大陆”呈现出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的状态。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解决合作效果问题
  构建校社合作教育模式需要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否则,模式再科学,制度再完善,没有合适的教师去执行,实施效果肯定不理想。校社合作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施教主体,对教育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加强这一类教师的队伍建设,既是校社合作教育的重要支撑,也是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具有特别的意义。在校社合作教育模式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应在两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既然是校社合作教育,那么,“社会”方面应当参与教育,包括教学,即“社会”方面的相关且合适的人员不仅要在合作中参与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要求的活页式灵活性教材,还应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条件下参与教学。只有这样,合作教育才能真正深入地体现互动性特征,才能在有效合作中持续体现社会发展变化的主流精神,才能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质量。具体措施上,学校应当与“社会”方面协商并出台专门政策,以优惠条件聘请社会相关部门,相应组织甚至优秀且合适的家长兼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师,让其以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给大学生上课。应当明确规定此类人员占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总数的比例和兼课酬金,对于经国考评,公认优秀的兼课教师,符合学校教师相关条件且本人愿意的可直接入编为高校教师。对此类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又有较强教学能力的兼课入编教师,学校应视之为此类教师队伍的骨干。
  二是提高教师能力要求。对原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能力要求上,除了拥有专业能力,还要拥有社会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包括授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包括社会交往能力,工作协调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能力等。只有具备综合社会实践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才不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才算是校社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学校层面应当对此类教师特别要求的能力从政策角度予以规定,对合格的和不合格教师的激励和处置有明确的界定。
  (三)显性隐性教育兼顾,解决培养质量问题
  实施校社合作教育模式,既要狠抓显性教育,同时,也要兼顾隐性教育。在校社合作教育模式下,隐性教育范围更广。其触角,除了学校,还要延伸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网络世界等。
  在校园地域空间,首先,要尽可能地将社会发展变化中主流的精神通过多种方式渗透进去,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将社会发展变化中非主流甚至负面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淡化之,消化之。其次,应对专业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各类竞赛活动,尤其是学生社团活动中隐性教育的时间、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项目、所需场地、设备、费用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研,精心设计隐性教育的内容并提供相关条件,保障其正常有效运行。
  在社会地域空间,首先,学校应通过校、院系两级校社合作教育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向社会延伸,延伸到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就业的岗位群体单位,让社会相关机构及其活动尽可能地吸纳学生参与,在学生的参与中,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形成合力进行教育;其次,在社会领域里对学生进行项目实践活动等显性教育的同时,重视诸如单位文化、人际关系等隐蔽性强,渗透性明显的隐性教育。这类隐性教育也要下功夫按专业对口分类,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研,最终确定主要项目,精心设计开展引导性教育,使隐性教育产生显性效果,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卢忠萍、郜影:《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内涵》[J],《求实》,2009年第4期。
  [3]刘金华《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师范学院黄金校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96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