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课堂效率 守护学生的精神生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铁艳

   “素质教育”、“减负”、“新课标”、“课程纲要编写”等名词,陆续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出现,也成为教育工作者们高度关注的热点对象。而我认为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提升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经过1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发现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做好每一个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的一种活动。
   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体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而且更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受益匪浅。教师既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科内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特别是思想品德课,往往是在学生顿悟后,才能提高自身修养。因此,在当今素质教育推进之际,如何撰写优秀的教学设计,已成为在课堂中如何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前提条件。
   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我认为撰写优秀的教学设计,需要端正教育理念,做到与时俱进;需要找准撰写依据,做到有的放矢;需要多方收集材料,做到有声有色;需要反复推敲教材内容,做到吸精华去糟粕;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认真筛选材料,做到对号入座;需要及时总结课堂效果,做到反思到位。具体来说,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摸索的:
   一、教育教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校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倡导“首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其次为优异的成绩”的思想。
   二、撰写优秀教学设计的依据
   以新课标为纲,以教材内容为依托,以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学校的软硬设施为根本。
   三、教育教学材料的收集
   思想品德课的突出特点是“德育”。为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必须让课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而教材上的材料是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些甚至不适合学生实际,所以,材料的收集就成为直接影响课堂效果的关键因素。
   为此,教师就必须在平时通过各种途径,多方收集相关的教育教学材料。我把收集材料的途径分为四类:一是固定性途径,主要是借助教材、教参、字典等,收集基础知识的解释说明,如合作、竞争的含义;二是流动性途径。主要是借助阅览室的报刊杂志、图书馆的有关书籍、收集专题性的材料,如歌颂母爱、倡导宽容诚信的故事;三是直观性途径,主要是借助电视、网络,收集生活中的热点分析,如收看《今日说法》栏目;四是随机性途径,主要借助与他人的聊天内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收集身边的事例,如网络的利弊谈等。
   四、备课程序
   我的备课程序一般分为四步。第一步,初备教材即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浏览,将教材内容初步条理化;第二步,再备学生实际状况,以决定对教材内容和自备材料的取舍;第三步,静静呆上几分钟,构思出教学设计的提纲;第四步,用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将教材内容、自备材料、学生和学校的实际状况等因素相结合,撰写出教学设计。
   五、优秀教学设计的构成
   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八部分。1.链接新课标,即每节内容与新课标相对应的部分;2.设计宗旨,即每节内容的三维一体目标;3.重难点介绍;4.教、学法的种类;5.课时安排;6.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并粗略计算各部分内容所需时间;7.课堂流程,即每节内容的导入、师生活动、过渡、小结;8.课后反思。
   六、课后反思的撰写
   课后反思,顾名思义就是课后对于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归纳总结,提炼课堂成功的环节,再接再厉,寻找课堂不足的环节,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为提高今后的教学水平提供参考,尤其是积累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技巧。
   及时撰写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学生负责的一种表现。而且,课后反思不仅仅只是对于新课的探讨,对于复习课、试题评讲课等课型也要进行反思,也可以根据师生的反馈,思考本节课是否还可以使用其他课型,如师生角色互换课、活动课、实践课等,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
   总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高尚师德的表现,一种高超教学水平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合作性,形成师生合力,点亮课堂,从而让学生在体悟中健康成长,让教师在快乐中体悟成功的喜悦,更好地守护学生的精神生命,最终实现师生双赢,甚至是多赢的目标!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2271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