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隔代教养对幼儿健康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小燕

  摘 要:隔代教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家庭教养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隔代教养这种教养方式在家庭教养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而这种教养模式的种种弊端也渐渐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针对隔代教养这种社会现象,分析其给幼儿健康成长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隔代教养; 幼儿健康;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08-001\
  所谓隔代教养就是幼儿教育的主体由祖辈(或者大多数由祖辈)来承担,父母与孩子接触时间少,甚至完全放弃对孩子的抚养与教育[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因为工作繁忙或居住地点不同或者离异等原因,催生了隔代教养的抚育模式。此种隔代教养经常衍生许多问题,因为爷爷奶奶已年迈,大多教育观念陈旧,在教养孩子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指南》中强调:“健康是指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孩子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我所带的小班,隔代教养现象很普遍,隔代教养的孩子占到了全班幼儿人数的二分之一,我通过对这些隔代教养的孩子和家长的观察,发现了很多问题。
  一、家长不能为幼儿提供健康合理的饮食
  《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强调,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的食物,营养要均衡搭配,烹调方式要科学。
  老人大多错误的认为孩子越胖越好,所以给孩子的饮食主要以高脂肪,高蛋白的肉类为主,不能做到均衡搭配,烹饪科学合理,导致肥胖幼儿越来越多。由于孩子们比较胖,在体育活动中体型偏胖的孩子做运动时就比较吃力和困难。甚至有些孩子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老人平时只注重让孩子吃饱吃好,不注意孩子的体态,对于孩子的站、坐、走的正确姿势不强调。所以有些孩子已经有体态问题。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这些孩子越胖越怕运动,越怕运动就越胖。天真无邪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长此以往,孩子的身体健康出了问题。
  二、注重孩子身体的养,轻视孩子心理的教
  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健康发展以养为主,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带养需求下降,教育成分提高,而恰在此时,一些祖辈知识面狭窄或过度溺爱,导致儿童心理发育有所欠缺的问题便随之出现。孩子情绪容易激动,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闹不止。成人安抚也不能使之较快平静。孩子从个体家庭进入集体生活,不会较快适应集体生活。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强烈的攻击行为。祖辈多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哭闹就会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不去细究要求的合理与否。所以幼儿渐渐变得霸道,娇气,自私,不自信。幼儿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其很难融入集体生活,在集体中会找不到安全感,时间长了就会给孩子心理健康落下隐患。
  三、拔苗助长让孩子丢了快乐
  担任教养任务的祖父辈中,有很多是退休在家的老人。这些老人很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他们每天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当孩子回家,他们就会辅导看书,写字,背诗歌,做数学题。三岁多的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不比小学生少。当他们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多会几首诗歌的时候,老人很满足。可过早知识教育,让孩子丧失了自我思维。还有这些灌输式的知识教育多在室内,老人很少带领或伴随幼儿做户外活动,这样就蒙住了幼儿欣赏大自然、探索大千世界的眼睛,有意或无意使幼儿失去了许多感官训练的机会,使孩子的视野狭小。而感官是心灵的门户,感知观察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长期圈养在“深闺”中,还谈什么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拔苗助长让孩子不但丢了快乐,而且输在了起跑线上。
  四、过多代劳使孩子不会自理
  随着年龄的增大,心态的转变,当角色从父母转变为祖父 母或者外祖父母后,他们对孙子孙女溺爱就成为了通病。吃饭追着喂,走路抱着走,更不会让孩子独立上厕所。自理能力不足的这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就不能正常生活了。他们无助茫然,最后对幼儿园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指南》要求3-4岁的幼儿能在帮助下脱穿衣服和鞋袜;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到原处;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能用剪刀沿着直线剪纸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生活教育。作为家长要恰当地引导孩子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孩子的集体生活做好准备。
  蒙台梭利认为:“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在大学,而是0-6这个阶段。因为人类智慧就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不仅是智慧,人的心理定型也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2]。”未来的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要求人才除具有良好的智力、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并增强幼儿对心理疾病的“免疫力”。幼儿的父母也要从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的角度来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树立幼儿教育应该管、必须管的理念。深刻认识到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离不开父母的慈爱。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保证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黄详详.论隔代教育与儿童心理的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60
  [2]玛利亚・蒙台梭利.有吸引力的心灵[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580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