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彩生成,绿色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婉叶

   摘 要:巧妙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及时根据学情,因课因生因时而异,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在自主探究的课堂氛围中,倾听学生、关注生命,灵活运用教师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灵性,在互动中生成智慧,激发情趣,把美术课上成灵动、充满生命活力的动态艺术课。
   关键词:生成;动态资源;生命气息
  
   我尝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根据学情、课情作一定的生成散发,(当然是在整体板块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这些细节被润泽后常常会把学生迷住,甚至吸引住听课的老师,被同行们称为有“生命力”有“教学智慧”的课。
   我则称之为“绿色课堂”。现撷取教学中的几个案例,谈一些个人的思考。
   一、在“对话”中“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案例1:上《叶子上的“小血管”》时,我请学生观察并交流叶脉像什么时,一个学生大叫“像妈妈生宝宝”,这一回答显然把大家怔住了。就在全班学生和台下听课老师为之瞠目的时候,我意识到“妈妈生宝宝”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时,立即大力称赞她丰富的想象力,并果断决定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观察并范画,让她引领全体学生从观察整体到观察局部,并解决教学难点。于是,我紧紧抓住这个不期而至的生成点,顺势把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妈妈长什么样?宝宝长什么样?请你来做老师带领我们看一看、画一画。”然后根据学生的进一步回答并请她范画,在比较实物与范画过程中让学生感悟抓特征画事物,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
   思考这一案例中由“妈妈生宝宝”生发而成的精彩,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思维的激活、灵性的喷发源于对话的启迪、碰撞。只有深层次的对话,才有闪光的生成。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和学生对话过程中的“生成点”,使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通过创设有利于“平等对话”、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鼓励与智慧的优质互动,真正让学生享受到观察、想象的乐趣,感受到课堂是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磁场”,分享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绿意盎然。
   二、在“意外”中“裁出”“万条绿丝绦”
   案例2:在上区公开课《千变万化的帽子》时,我随机抽取了一组学生上来做模特,戴上事先做好的纸帽子来展示,其他学生观察并交流帽子的外形和装饰是怎样的。因为是随机抽取的,有个调皮的学生在戴好后又趁大家注意力很集中的时候把头一甩,故意把帽子戴反了,教室里哄堂大笑。这是我在预设时完全没有想到的。我灵机一动,拇指一翘:“这个同学思维好!他想把这个帽子变一变角度让大家来观察,说说经过他的改变后你有了什么新的发现?”这一提问顿时让学生们安静下来,他们在经过短暂的思考后纷纷举手:“我发现原来竖在上面的装饰品变成了帽檐,有一种夸张的美。”“……”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也在瞬间被打开。
   思考在这个案例中,我以平和的心态充分发挥了“信息重组者”和“学习指导者”的作用,把一次意外变成了教学优质资源的“催化剂”。在保护学生自尊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了意外事件,趁学生兴致高昂之时(一般有意外时学生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设置了探究主题,让他们的思维火花竞相迸射,不仅逆转了学情,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充分让意外变成了精彩,展现了老师的教学智慧、学生的审美素养,也让其他听课老师感受到“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意境。
   回看这几次精彩的生成,发现在这些看似没有精心预设,信手拈来的细节生成中,却始终体现着尊重学生、联合全体、顺应环境的教学智慧谋划。我个人认为,要想让自己的美术教学课堂呈现蓬勃生机,充满灵动的生命力,需要教师充分的预设;需要学生自主的探究;需要教师在平等中倾听学生的见解和方法;需要用自己的激情和真诚去“点燃”学生,需要教师教育的灵性;更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与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武进区寨桥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