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堂上的“多动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为农

  新课程改革下教育的天空浪翻云卷,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又在反思是否走得太远已经忘了来时路,“回归”、“本色”、“简简单单”等关键词警醒了匆忙行进中的人们。回首数程课改路,飞扬的浮尘,光影流连的“泡沫”假象已遮蔽了我们的双眼,待风平浪尽、尘埃落定后,不禁汗颜无地,一直自居课改践行者的我们已模糊窄化了课改的理念,正拉着教育之车南辕北辙地风行着。
  我们不禁重读课改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充满灵动、满是生命张力的教育场景。那么又是什么将这一切架空成了空中楼阁了呢?我们还是来关注一下教育事实吧。
  事实一:多“动”的多媒体课件“滋生”多“冻”的形象思维。
  近日我校为迎接督导检查各教研组全面磨课,要求每节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课件,大家忙得最多、最愁的就是课件,电教组的电话更是成了“热线”,电教组的同事更是苦不堪言,教师动辄要求课件要“动”,动画效果做起来很麻烦且部分技术他们也不太掌握。“动”了似乎才叫符合新课标的使用多媒体的要求,这已是在一线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家已不是畅游、享受于新课改中,而是为新课改所累、所牵拌,上课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我们已窄化极端了课改的理念。
  在教学二年级课文《云房子》:“有的像花儿一样美美地开着,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教师饶有兴趣地问学生:“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这些云房子啊?”学生们涨红了脸叫道:“想!”教师立刻满意地单击鼠标,一张张动画幻灯片立刻将小朋友的眼球吸引住,发出一阵阵“哇、哇”的惊叹声。这一切让教师陶醉于多媒体的教学效果,课前做课件一切的烦琐与辛苦都觉得是值得的。难道这一张张多动的幻灯片真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了吗?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花、冬瓜、高楼、大礼堂、小麻雀”这些都是学生生活场景中经常出现的客体,通过阅读和适当地指导学生都能通过形象思维将这一个个可爱的云房子放映在自己的脑子里,甚至比课件更加精彩生动。而教者的“良苦用心”却将这一切都驱逐,动感十足的课件已充斥了学生的大脑,无须思维的工作,长此以往,教师越是辛苦,学生的形象思维越是闲置,好心办坏事,谈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事实二:多“动”的活动形式“滋生”多“冻”的抽象思维。
  公开课、观摩课上教者执著于现场效果的渲染,一个个刻意、矫作的活动便公然地充斥着课堂,似乎热热闹闹的才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
  在五年级课文《半截蜡烛》教学中,初读之后,教者便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练习,十分钟后就让学生分组上台表演,一节课就这样热热闹闹地结束了,教者追求的现场效果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可从学生们的表演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与文本“共情”的缺失。现场效果刻意追求已模糊了教师的视野,教学目的、教学主体、教学效果已挤身不及。对文本缺乏体会基础上的表演只能是浮光掠影,流于表面。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这满是热闹的表象堆砌的课堂哪有靠静思构想形成的抽象思维的容身之地。
  事实三:多“动”的知识拓展“滋生”多“冻”的创造性思维。
  课标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摈弃过去一味注重工具性的做法。于是人文性的探索在语文课上大放异彩,知识的拓展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要是一节课上没有知识的拓展与迁移似乎就不是一节符合新课标的课。
  在六年级课文《埃及的金字塔》教学中,教者极尽所能将能收集到的关于金字塔的资料全部塞进课堂,学生们专注地看着那一屏一屏的文图信息,教者兴致盎然地传播着,品词析句已无处可栖,剩下的只是知识的灌输。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请停止这一屏屏恍眼的知识拓展,给学生一些空间在语文实践中形成创造性思维吧。
  多“动”的课堂“滋生”多“冻”的思维,这一切症结不在“动”,它的确给惯于应试教育的人们展开了另一道风景,但好的并不是越多越好,多则滥,滥而滋生出许多副作用。所以要改变这一切就要化多为适度,辩证地对待好的东西。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策略如下:
  策略一:多媒体课件适度留白发展形象思维。
  同样是《云房子》一课,另一教者在教学完书上所描述的云房子后,问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是小鸟,你们会造出怎样的房子?”随即留出一块白屏同时响起优美的轻音乐,学生们起立,想象周围是随手可抓的白云,然后利用双手和想象造出一座座思维的云房子。
  通过此让孩子更加深入、贴近文本,畅游、玩味于文本,有助于低段小学生与文本共情的培养,进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更直接作用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策略二:活动形式求实发展抽象思维。
  笔者在教学三年级课文《惊弓之鸟》第二课时时,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我演你猜(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我问你答(理解文本)、我读你评(体味文本)、我争你辩(借文明理)、我演你导(教学反馈)。
  层层深入,让学生涵泳于文本的公共知识中,并从中汲取思维的营养,提炼形成个性知识,内化成一种思维模式,形成抽象思维的全过程。
  策略三:知识拓展提法发展创造性思维。
  如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时教者教学课文后让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金字塔还有很多种,大家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收集资料啊?”罗列学生各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启发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资料,然后再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梳理出自己的习作。
  拓展教学时空,让学生在充分的语文实践中发展语文的创造性思维,达到学语习文的语文学习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33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