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课堂上让孩子触摸历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真实发生的历史与可以表达的历史之间永恒地存在着一段距离,这赋予了历史永不消失的魅力。历史研究者与历史教育者虽然异曲同工地在为缩小这段距离而不懈地努力,但,专业定位与专业分工决定了前者的目标更多地趋向于揭示真相探究规律,而后者的目标却基本锁定于解释现象启迪智慧。由此可见,作为历史专业下游的后者义不容辞地肩负着更多育人的责任。从育分到育人,是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历史教育自然要有所作为。在信息爆炸、渠道开放、价值多元、观点碰撞的转型时期,历史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遭遇难以想象的严峻挑战。站在历史教育而非历史教学的立场来加以审视,不难发现,单打独斗的历史课堂其实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与学生的发展需求了,必须秉持自我革命的精神,走自我开放的路子,历史课堂的革命性开放势在必行,时不我待。怎样才能做到革命性开放呢?多年的实践探索充分证明,软化学科边界,优化教学结构,活化教学内容,不失为一条有效路径。
  软化学科边界,促进跨界交融
  有多少历史教师在讲“丝绸之路”的时候,会想到带几件丝绸制品到课堂上让孩子们摸一摸?又有多少历史教师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能想到拿一些沿线国家的标志性钱币和邮票来让孩子们看一看?见怪不怪的集体无意识,让我们不少课堂失去了令孩子们眼前一亮、心头一动的撩人魅力,最终滑向了平庸和低俗。
  一直以来,我心目中憧憬的历史课堂,就是那种能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动的课堂,是下课铃声响起之时“曲终人不散”余韵悠长的课堂,是让孩子们怀揣着可以“带着走”的力量的课堂。它可遇而不可求,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在如水般流淌的一个又一个庸常的日子里,作为教研员的我,走进一个又一个历史课堂,与一个又一个历史教师亲密无间地切磋与交流,为的就是心中的那份憧憬。
  不久前,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我踏进了崂山深处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初中——崂山十一中。一次没有刻意渲染的调研,一堂没有精雕细刻的历史课,让我拥有了一份遭遇心目中理想课堂的激动。也正是这种低调的、事先不打招呼的课堂观察,才让一堂真实发生在乡村学校的原汁原味的历史课一下子跃入了我的眼帘,让我油然升腾起一种久违了的感慨。
  这是年轻的兰娇娜老师执教的部编本新教材新授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来几样东西,请大家传着看看,用手摸摸,看看是什么材质,有什么感觉。”兰老师的开场白不同凡响,她带来的几件衣服、围巾、手帕等,在众目睽睽之下传递着,孩子们大眼瞪小眼的好奇心,让上课前一度喧哗的教室一下子变得静谧异常。针对学生脱口而出的“纺织品”,老师继续问:“什么样的纺织品?”孩子们恍然大悟——“丝绸”“绸缎”“丝织品”。“大家摸摸看,丝绸制品有什么优点?”在老师的启发之下,孩子们仿佛都有话要说,“光泽度好”“顺滑,舒适感强”“吸音、吸尘、抗紫外线”“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夏天穿在身上格外凉快”,就是七嘴八舌汇聚出的答案。应当承认,在此之前,听过的很多同样题材的课,还不曾见过老师将丝织品带进课堂。貌似微不足道的开场白,表达了让学生亲近历史、触摸历史的立场,兰老师的课因此从源头上具有了一番与众不同的韵味。
  接下来,她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件出土文物“素纱襌衣”,并讲解道:“素纱襌衣是国家一级文物,1972年马王堆汉墓发掘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仅重49克,还不到一两,薄如蝉翼,轻若云烟,折叠后可以放进一个火柴盒里……”形象直观的图片与美妙动听的解说兼善并美,营造出一种唯美的意境。
  在这节课上,兰老师带来的“宝贝”,可远远不止这些。在讲到“一带一路”时,她不失时机地出示了一大本钱币邮票册,“这是老师平日里积攒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行的有代表性的硬币和邮票,现在大家传着看看,欣赏欣赏这些国家的风采,可要仔细哟,千万别弄坏了。”再一次在课堂之上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学习热潮。尽管地处山区,但现在信息、物流极为畅通,一个老师,只要平时做个有心人,将自己所教的专业课与兴趣爱好紧密结合起来,做一点儿适销对路、力所能及的收藏,还是完全有可能的。即便一般的平民百姓,都应当而且可能在生活中培养和坚持某种高雅爱好。爱好不仅可以怡情养性,一旦与职业勾连起来,更可以促进职业生涯的进步。钱币与邮票观赏,算得上是兰老师别具匠心的创意,对于这节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历史教育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历史课堂的边界应当软化,像丝绸、钱币、邮票等实时地介入课堂,可以让很容易走向自我封闭的课堂变得更富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鼓励历史教师跨界交融,将一切有助于实现历史教学功能的资源,有的放矢地吸纳进我们的视野之中,让历史课变得更丰富多彩、更能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
  优化教学结构,拓宽学习视野
  对于一堂课来说,结构很重要。尤其是历史课,考点化、碎片化是致命的大忌。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只要教过毕业班,就得警惕了,功利化的应试行径很有可能会造成思维定势,对教学经验的累积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我曾经听过一些原本很有教学潜质的老师,在教了多年毕业班之后,举手投足之间沾染上肢解教学内容、单刀直入直奔考分而去的下意识般的“恶习”,为此,曾发出“毕业班的老师很多不会教学了”的惊叹。或许,这种现象是个别的,但足以警示我们,功利化的应试极易造成教学考点化、碎片化的弊端,如何克服弊端呢?结构化,就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
  兰老师这节课,在结构化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和思考的样本。她将整堂课设计成三大板块,即“通丝路,铭英雄壮举”“探丝路,看文明交融”“赞今朝,续丝路传奇”。
  “说起丝绸之路,不妨从汉武帝的一道招贤令说起”,她边讲边展示了一道“招贤令”:“匈奴屡犯边关,劫掠百姓。吾皇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联月氏而击匈奴,特招募勇士出使西域大月氏国。如有勇者,速來报名,钦此!”西域这个概念,由此浮现了出来。尔后,她出示“西域地图”,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西域的地理方位。课堂教学时空有限,凡是学生能自主学习、自己理解的东西,完全没有必要由老师来絮絮叨叨简单重复,这不仅是释放学生主体性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这个概念明确下来了,老师该做什么呢?跨界融合!“一提西域,大家能想到哪些耳熟能详的唐诗呢?”文学作品里的历史,为什么不能有机地与历史课接轨呢?做到这一点,需要老师平日里多下不少功夫,多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否则,难以胜任历史课这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社会越往前发展,对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就越高。历史教育发展,急切地呼唤“良师”“明师”“人师”加入行列,这是这门学科发展亟需突破的瓶颈。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师生共同的吟诵声中,一首首唐诗,营造出一个文史交融的唯美情境。
  “关于匈奴,你都知道些什么?”兰老师问道。即使不学这堂课,学生对匈奴也不会一无所知,激活学生身上的“缄默知识”,使之外显化、明确化,成为可资利用的有效教学资源,是历史教师肩负的重任之一。“北方大草原上特别善于骑射的少数民族”“马背上的民族”“逐水草而居”“与中原汉族不断交战”“汉族很多时候打不过他们”,学生们如是回答。
  “汉武帝发布了招贤令,谁应招出使西域呢?张骞!”兰老师说,“请你想象一下,张骞这次去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略一沉吟,纷纷举手回答:“路途凶险,很有可能被匈奴扣住,也可能被杀掉”“路上人烟稀少、空气稀薄、缺衣少食”“荒漠很多,起了大风的话,飞沙走石,会迷路的”。基于科学理性的想象力,是历史教育应该着力发掘的宝藏,因为想象力一旦与真实的史料相遇就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荒滩大漠鬼难行,鹏鸟欲飞终未能”“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几段诗文,跃然于大屏幕之上。兰老师引导学生大声阅读,仔细体味。随后,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动人故事。随后,展示一幅张骞持节的雕像图,在“节”上做文章。“节是什么?”“这个雕像为什么要突出张骞持节这个动作呢?”抛出这两个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是这节课上为数不多、但却运作成功的课堂讨论。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之下,课堂讨论重质不重量,不在意讨论环节出现的次数多少,而在意讨论是否必要和有效。于这堂课而言,讨论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和存在价值,显然有别于那些为讨论而讨论的噱头。“节是国家的象征,持节就是对国家的忠诚。”在老师的启发之下,学生最终得出的结论,不仅诠释了“持汉节不失”的真实含义,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家国情怀的基因。以家国情怀等元素为代表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来都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直抵学生心灵深处的。
  “你认为张骞有哪些值得敬佩的品质?”一个开放性、价值性的问题,再次激起思维的涟漪。“勇敢,不畏艰险”“敢为人先,勇于开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使命担当”“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个人利益之上”,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历史与其他任何一个学科一样,须臾不能忘怀肩上始终扛着教育的神圣使命,教育性是其永远不变的情怀,开放性的问题设置,便是实现历史教育性的有效路径。
  对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兰老师进行了结构化的处理。她以列表的方式,呈现出“时间”“目的”“结果”等内容,相互对比,一目了然,让很容易支离破碎、相互混淆的概念,在合理的结构框架中得以整合,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足以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历史教学改革,从来就不是以牺牲学生必要的知识累积为代价的,那种轻视知识、追求虚无缥缈的所谓能力与素养的说辞,宛如沙漠之上盖高楼一般经不起审视和反思。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之中,在能力立意和素养引领之下,在浩如烟海、纷繁复杂的知识海洋中,甄别什么样的知识对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有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才是应该耗神费力研究的难题。
  活化教学内容,推动思维提升
  兰老师在讲“丝绸之路”时,两条线索并举,即“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齐头并进,渐次铺展。这里,不仅有地图,有照片,有漫画,有视频,更有代表性的史料。
  使者,商人,僧侣,作物,舞蹈,宗教……诸多丝路元素,融汇于多媒体课件之中,给学生以巨大的视觉冲击。
  几段史料介入教学。晋代法显写道:“沙河中多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史料的介入,无形之中起到活化所学知识的神奇效应。在以核心素养为基本追求的教学变革语境之下,对史料实证意识必将愈益重视。历史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当始终绷紧史料这根弦,惟其如此,才会让学生在直面史料、提取信息、分析运用的过程中发展难能可贵的思维能力。
  “恶劣的环境没有阻挡他们前行的脚步……”“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宗教,没有阻碍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当多媒体大屏幕上缓缓出现这两行字幕时,兰老师饱含激情地讲道:“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商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传播之路,更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沧桑的历史,多元的文化,锻造出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明托举出的丝绸之路多姿多彩,富有生机与活力,它在昨天、今天和明天都会是一条永不消失的文明大通道和交通大枢纽。”“那么,丝绸之路所孕育出的丝路精神究竟是什么呢?请大家分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之上,学生得出“肩负使命”“不畏艰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等答案。
  课堂接近尾声,她展示了最后一段材料,组织学生阅读:“世界动荡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学者亨廷顿。”“学过这节课的内容,你对亨廷顿的观点怎么看?赞成还是反对,请说明理由。”
  于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展开了这样一番对话:“不同的文明思想观念不一样,冲突不可避免。”“起了冲突怎么办?”“想办法化解。”“怎么化解?”“文化统一。”“嗯?文化统一?这现实吗?让其他国家都听咱的?到底该怎么化解?”“应该是文化自信与尊重、文化交融与互鉴。”“好!这才是应有的态度和立场。”
  基于这番对话,兰老师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相信‘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时代终将成为历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梦想终将变为现实!”
  一堂真实发生在乡村学校的历史课由此画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一位年轻的乡村女教师,在相对落后、闭塞的乡下能演绎出这样原生态的历史课,令我惊喜不已。尽管这节课或许还有精细加工和继续完善的空间,譬如说有分寸地插入近代以来丝路的衰落与萧条,以此来反衬苦难辉煌跌宕起伏的历史命运,不仅在家国情怀上有文章可做,在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上也有用武之地,但这都属于旁觀者的“马后炮”了。我们不能苛求一堂历史课承载完美的重任,不完美是常态,完美仅仅是追求和希望。不完美的课,原生态的课,总是瑕不掩瑜,只要能引发大家的思考,给人以启发和教益,那这“瑜”就会散发出无法掩饰的熠熠光彩。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晁芳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35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