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谈高职英语口语课堂的组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丽萍

  摘 要: 本文根据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实践经历的总结,分别从教师和学生方面探究了高职英语口语课堂组织过程中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教育心理学 口语课堂组织 策略
  
  1.引言
  有调查表明,虽然传统的“填鸭”教学及其导致的“哑巴”英语的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但我国目前大学毕业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仍明显滞后于社会需求,仍未能满足部分岗位应用外语进行口头交流的需求。这种状况在高职高专的学生中尤甚普遍。我从事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数年,对此深有体会。因此,我从个人教学观察中出发,以对提高学生口语水平起重要作用的英语口语课堂为对象,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努力探讨如何更有效率地组织好英语口语课堂,从而能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示。
  2.高职生的背景分析
  从英语水平来说,大多数高职学生进校成绩很不理想。而且很多学生都是来自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乡镇中学,他们说出来的英语明显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语法知识匾乏,词汇量不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无一不存在很大问题。这种自身的缺陷使他们在英语学习时缺乏信心,自卑感强,课堂参与程度低下,不愿与老师交流。一些来自城市的学生,由于选择高职也是出于无奈,一方面自己成绩不够,一方面迫于家长的压力,因此虽然英语基础稍微好些,但大多属于被动学习,学习动机薄弱,学习策略意识很差,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也有许多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进了高职。他们学习态度端正,学好英语的愿望强烈,学习主动性强,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学习策略意识较好,学习兴趣也较浓,和英语老师关系融洽,课后能花较多时间学习英语,成绩也不错。但这样的学生毕竟少之又少。
  下面我将结合高职生的这些特点,根据教学活动中老师与学生的双向关系,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考虑探究高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
  3.结合教育心理学对课堂组织策略进行探讨
  3.1从教师角度出发的策略
  3.1.1运筹策略
  运筹策略就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循序渐进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瑞士心理学家Piaget(1972)认为,一切认识发展过程都是同化和顺应这两个对立统一过程的产物。同化指人们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运用以旧知识阐释并建构外界事物,即将新信息契合并纳入原有知识体系中去。顺应意味着人们意识到外部事物本身的结构特点,修正原有知识以便容纳新信息。因此,为了使学生尽快顺应新知识,教师应使教学计划符合认识的发展规律和循序渐进原则。
  运筹策略主要分为宏观计划和微观计划。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宏观计划是指该课程的总体教学计划(单元计划)、教学目的、教学步骤、教学重点等,具有目的性、客观性、统一性和一定的灵活性,因此是教学的指南和蓝图。微观计划则是具体的教案。如每一堂课的授课内容、授课目的、授课方法、授课效果等。所以,在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始终以宏观计划为蓝图以微观计划来进行实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对整个口语课来说,首先在制定总的教学计划时要有这样的概念,清楚整个教学的目标和所必须达到的效果,然后才能细化到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才有可能围绕着这个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通过不同课堂活动间的重复、对应、相互强调来反复刺激学生的语言能力。例如,在第一学期的口语课中,针对部分高职学生发音不标准的情况,我把纠正学生语音放在第一学期的教学目标中,那么此后开展的课堂就连续或间或安排语音训练的活动,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所以,我认为运筹策略是组织好整个口语教学的根本策略。
  3.1.2强化补救策略
  艾宾浩斯(H.Ebbinghaus)的遗忘理论认为遗忘现象在学习之后马上发生,遗忘速度最初很快,以后逐渐减缓。并且重复识记的次数与保持的程度之间呈正比关系,即重复识记的次数越多,保持效果越好。再加上高职学生的长期记忆能力本身较教差,因此,反复强调重复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只是反复时不是简单地重复而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使学生有新奇感而不感到只是枯燥的学习。在口语课堂中,我要求学生将每一单元的情景对话在课堂上快速练习和记忆,然后以对话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接着,将情景对话当中的常用交际语句、实用句型给学生点出来,最后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设计对话,在一次课堂中表演。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复习,正符合强化补救策略的原则。
  3.1.3评价策略
  评价策略是检验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手段。评价主体包括师生之间、学生自己、生生之间、教师自己、主要评价学习效果、教学效果、教学是否恰当等。教师在评价时必须及时、客观,使评价具有激励功能(催人深思、激人奋进)、诊断功能(对教学现状进行诊断、发现问题根源)和调控功能(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但评价时须注意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使学生贯通知识,将知识进一步转化为自身的知识。
  在口语课堂当中的每次小组活动,我会要求不同小组派代表向别的小组用英语提问或者进行点评,一方面引导学生复习练习过的语句,另一方面让学生从教师的角度看待自己完成的任务。此外,我还会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自己相对客观的点评。每个月,我会让学生针对口语课堂的组织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这样的评价体制使得我们的课堂能够不断更新,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2从学生角度出发的策略
  3.2.1兴趣激发策略
  从学生角度看,学习的兴趣、动机、学习者先前的知识结构状况、知识发展水平及能力倾向水平及能力倾向因素都对学业成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Maslow(1971)指出学习应以学习者为本,以兴趣为前提,以激发成就动机为出发点,使学生在感知、认识知识的过程中自我发展。即是说使外部驱动力转化为内部驱动力来发展学生。影响学生的动力因素主要是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环节。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兴趣出发让学生出于个人需要积极主动地学习。
  高职学生相对中小学生来说已经独立,对很多问题已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且还处于愿意表达自己的阶段。所以,在口语课堂中,我充分利用他们这一个性特点,给予他们足够的表达见解的机会,但是必须用英语。所以,我会提前给他们一个当前大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让他们提前查资料、查字典、做准备,这样在课堂上便能充分参与话题讨论,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一旦他们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用英语表达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便会大大提高。
  3.2.2情感投入策略
  情感投入策略即指教师和学生彼此保持焦虑,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教学活动。人本主义论(humanism)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因素和心理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个人需要,提倡包括认识和情感在内的全人教育。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情感,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即学生的性格差异、性格内外倾向性、焦虑程度等非智力因素,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如让外向型学生在讲台上角色扮演、口头问题等而后予以奖励,激发内向型学生的兴趣,从而协调好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3.3.3协作探究策略
  协作探究策略也非常适用于高职学生,以合作理论和建构理论为依据,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探究。主要考查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于问题的解决思考方式、方法等。在这里,教师的任务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去探究。这种问题解决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胜任感和成就感,开发潜力,这些对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除上述两方面,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态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及第二语言,课堂教学迫切需要良好的生态氛围,使师生双方在水乳交融的环境中形成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氛围。首先是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使学生尊重教师学好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做师长又要做朋友,要对学生给予关爱、信任与尊重;要善于倾听学生意见,敢于接受学生批评;在人格上,师生完全平等。其次要创造协商式的课堂交际氛围,如在问候方式上,打破传统的机械、呆板的问候方式,改以寒暄或聊新闻的方式
  会安定学生的情绪、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对吸引学生进入英语课堂情境中都会大有好处。另外,布置作业的方式,传统的单人去写去背的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感。但是如果能布置一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采集信息形成报告,或者集体去完成某项任务的作业,会让学生提高积极性,而且他们会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到英语的实际运用。
  4.结语
  高职生英语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新探索,这里仅说了几种策略,而教学还需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不断发展完善。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森.教育动力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从教学要素角度探究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策略.外语界,2003,(2):46-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