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闻波新

  摘要: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应始于质疑精神,质疑精神是思维的动力,是主体意识的基石,质疑精神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切入点,本文简要地谈谈本人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实践。
  关键词:主体意识;质疑精神 ;培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2-0051-01
  
  语文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悠久的历史,一直被定为必修课和必考科。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但语文学科不像数理化那样精确,也不像政史地那样标准,这给语文教学带来诸多困难,使得语文教学难于其它学科之教学。
  语文新课程改革,就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善于质疑、勤于动手,培养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课程和内容设计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即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情绪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必须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已习惯依赖教师,兼之怕在教师和同学面前丢脸的心态,都不利于学生主动去参与课堂教学,常常有“羞口羞脚”的表现,要学生放开手脚,积极参与,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应平等。和学生平等相处所谓平等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尊重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学生的独立人格,这是交流型的课堂文化最突出的性征,也是教师对待学生最起码的态度。是课堂交流的前提。要把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打破束缚学生的所有枷锁,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学生理所当然地应该尊重自己的老师,但教师也应尊重自己的学生,因为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二、加强指导,提高学生问答水平
  
  学生的“问”“答”往往五花八门,如何“问”,怎样“答”,对学生来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一环。为此,这就要教师加强指导,具体方法如下:
  (一)多角度质疑。让学生在遇到一篇文章时从字音、字形、词语、成语、句子、修辞等语言的运用能力质疑;也可从作品的内容、语言特色、表达技巧等方面质疑。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教师可提示百草园中作者描写了春、夏、秋季美丽的景物和冬季有趣的事情,那美女蛇的故事写在这里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学生听后会产生这样的一些问题:1、美女蛇的故事是不是多余的?2、美女蛇的故事与百草园有什么关系?3、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4、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5、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好处?学生通过自主探讨,知道2、3两题的答案基本一致,4、5两题也大同小异。
  通过指导,使学生明确对于同一事(或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获得不同的信息,考虑问题可以是多方面的。
  (二)多层次质疑。教师围绕一个题目,由浅及深列出一些典型的问题,通过回答问题,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思维特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习质疑方式。给出一篇寓言,可以让学生自主提问,学生会先对寓言内容质疑,然后才对寓言的寓意进行质疑,并且他们问题由连续性,在层层递进后,两者之间很自然的会联系起来。如《郑人买履》一文,学生会质疑:郑人怎么买履的?买到了没?为什么?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从中获得怎样的教训?这样由浅入深的提出一系列问题。
  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就能把握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问题,为思维的正常开展创造了条件。
  
  三、通过多种途径,提供锻炼的机会
  
  学生“质疑精神”的提高,除讲究方法之外,教师还必须给学生多种锻炼的机会,主要途径有:
  (一)师生之间相互问、答 。一方面,教师要精心设疑,尽量让学生“跳一下就能摘到桃子”。同时对于学生的回答应及时恰当的予以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不能只给学生一个答案,而更多的是讲清思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好“指路人”。切忌不能越俎代庖,讲解过多。
  (二)学生与学生间互相问、答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可以同桌、小组或集体的形式进行。学生们自已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可暴露出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真正疑难问题,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理解程度,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应当说课堂是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主阵地。但毕竟教学中的质疑问难,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如果教师控制失当,轻则使教学信息流通不畅甚至受阻中断,重则扼杀学生的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对在课堂有效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学生“疑问”,教师可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讨论,或利用学校开放的网络资源,进行资料的查阅。
  (四)口头与书面相结合。在某些情况下,学生的质疑问难也可以通过书面交流的形式进行。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在课堂上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而把一些与教学内容关系并不密切的问题,以书面交流的形式进行解决。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使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应始于质疑精神,质疑精神是思维的动力,是主体意识的基石,质疑精神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切入点。我们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我们就能欣喜地看到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开花结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1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