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在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管 惠

  摘要: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感的形成,绝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对母语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对学生来讲,必须在阅读实践中去历练。
  关键词:语感培养;阅读实践;历练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40-01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有效地培养语感呢?其实回顾每一位诗人、作家、语文教育名家的成才之路,不难发现都遵循着一个人语文能力形成的自然规律: 常言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个人的语感是阅读者自身多读,精思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语感的形成,绝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对母语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对学生来讲,必须在阅读实践中去历练――读,只有读,才能读出韵味,读出问题;只有读,才能把文章与读者心神维系在一体,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落实到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慧心操作,在每一课的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训练朗读,感受语感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只有通过朗读,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才能化静止的文学符号为动态的思想情感,才能激活文本,文本才能获得生命,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才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使其达到与作品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与提高。
  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讲授“阅读鲁迅”时曾说:“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朗读是不讲之讲,是熏陶。在朗读文本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音的抑扬顿挫,无不传递着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感悟与态度。此时的文本就成了读者心灵间的一个载体,交流与沟通汇集于文本一身,必然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关照而有所思.。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当然,欲深入透彻地体味并领悟作品的内涵,还需学生自己反复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教师予以必要的点拨、指导,使之掌握朗读的技巧,懂得重音、停顿、语速、语调的要领,力求在朗读中做到读者如文章中的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读着读着,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增进一层感受。
  二、赏读文本,领悟语感
  词句是作品的组成材料,又是作品灵魂的载体,古今中外的作家没有一个不重视字词运用的。贾岛的“推敲”之炼字佳话,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得一“绿”字而意境全出,福楼拜对莫泊桑说:“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关键词句承载着情感、意境、主题等。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只有着眼于词句等语文形式才是语文的本体学习,才不会缘木求鱼,才不会出现满眼声光电被多媒体所奴役的花里胡哨,才不会被几个不着边际的大而不当的问题所左右而架空分析。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教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可否将‘消逝’换成‘消失’?为什么?”在教学《土地的誓言》第一段时,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一词在表达上的妙处。这样就使学生在体验揣摩词句的妙处中,找到了解读文学作品的钥匙,即通过对作为文本细部的词句的探幽发微,推求细部与细部之间的关联,从因果联系中品味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写作积累,转化语感
  课文都是精粹的选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技巧、语言运用都十分典型。为此,要求学生将那些自我感受较深的,认为精彩的有价值的语段或句子进行摘抄,并加以点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美丽景色的描写部分写得很美,当堂学习时学生很有积极性,印象颇深,但是过一段时间就会遗忘。如果经过摘抄,再加以自主评点,印象会更深刻。在长期的摘抄过程中既可以培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又有助于形成敏锐的语言感悟力。
  另外,由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一些题目由学生课后探究,这些题目的答案一般是开放的,重在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强化学生求异或求同思维能力,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效即可。有对一个词、一句话、一段精彩文字的品味赏析;或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的理解和评价;或对几篇课文的某个重点进行综合性、探索性研究。也可引进“时文”,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以上的做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会促进客观语言向主观语言的转化,无形中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鉴别力。
  总之,如于漪老师所说:“还中国语文的本来面目,多读、多思、多咀嚼、多观察、多写作,使各种作品发挥其固有的光辉,在带领学生推敲语言文字如何运用的同时,撒播人文的种子,使学生语文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获得双重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