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学生动起来的生物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忠华

  摘 要: “活动化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大都冠以“课外”前提。教师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活动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同时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活动化教学 实施策略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1.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必要性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也是生物学科本身教学特点的需要。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探究,讨论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的活动性,学生要获得生物学知识,既要动手,又要动脑。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还是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不满足。“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和动机,也可为他们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实施策略
  谈到“活动”,人们普遍会想到学科课堂以外,冠以“课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课堂中活动,为了赶进度,许多学校也多是延续到课外,学生自行开展,教学质量难以控制。我们应该让生物课堂教学也“活动”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化研究,让学生用“动”的方法学习,在“动”中学,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思维、空间,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认为,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关键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要抓住活动中的“动点”,设计好“动法”,“激活”学生。
  2.1寻找“动点”
  2.1.1“科学、人文”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点”。“科学、人文”的学习氛围即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是主体发展的前提。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激发学生“动点”。如在探究《人的反应速度》时,我首先在前面表演了抛接硬币,一个、两个、三个,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时学生们为我鼓掌,失败时为我叹息。此时,师生的关系已经拉近,在不知不觉中已激发了学生“动点”,当我刚停下,许多学生争着“试一试”。当即请两位学生上台比赛,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此时自然引出课题,再顺势启发:反应速度还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想探究反应速度在哪方面的问题?学生纷纷问:反应速度与人的性别有没有关?反应速度与人的高矮有没有关?反应速度与人的注意力有关吗?反应速度与心理素质有关?反应速度与手指长短有没有关?等等。全班一下子提出了29个不同的问题。
  2.1.2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动点”。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接受教育、学习理解的基础,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来学习,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能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学会生活。如在讲《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时,折纸飞机是大家从小就玩的游戏,但要折得好、飞得远并不容易,有一定的技巧。课堂上通过折纸飞机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得最高最远,研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纸材质轻还是重;纸的大小;飞机翅膀大或小;机头折法……最后引导得出纸飞机要飞得远,必须解决“三个力”:重力、阻力、动力。“鸟是怎样解决空中飞行的这三个力?”引导大家分析讨论课本中资料,总结得出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水到渠成。又如许多学生家养有宠物,如何解决宠物随地大小便的问题?学生们根据经验,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促进了对条件反射的理解。此外,利用学生关注和社会正发生的热点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奋性、激发“动点”的有效方法。如2003年我国“非典”的流行为我们在讲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提供了活生生的情景和材料。总之,现实生活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最丰富的活动内容。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处处都有丰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
  2.1.3创设生动的教学活动情境,激发“动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多着笔墨,多动脑筋,使创设的教学活动情境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活动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每节课,我会更改电脑桌面背景,将生物科技成果与生物科学家的图片作为桌面,通过猜一猜、听一听、讲一讲、动一动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很多疑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也真正活起来。
  2.2设计“动法”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旨在让学生生动活泼、愉快学习,德、智、体协调发展。根据初中生物教材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我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设计了以下几类活动。
  2.2.1游戏类。人们对喜欢的东西学得最快。学生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曾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其思维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谐发展,在游戏中,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发展。教学中我常采用拼图游戏、竞猜游戏、填字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如采用人体骨骼拼图,消化系统拼图;编制食物网和“一个也不能少”,“跟我做生态球”,神经调节系列活动,等等。通过各种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寓知识于游戏中,极大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欲望,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人人动手、个个动脑。每次教师走进教室,学生就会上前追问,今天做什么游戏呢?
  2.2.2制作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俗话说:心灵手巧。训练手就是训练脑,“十指连心”,手巧才会促进心灵。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许多制作活动,如:细胞模型、病毒模型、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的模型制作,手抄报,等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同时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2.2.3探究实验类。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探究反应速度,等等。如在探究鱼鳍作用、观察鱼呼吸时,我没有完全照搬教材,在实验材料、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根据实际进行了相应改变。在课堂上,为了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我只适当介绍实验内容、目的,实验器材,提出纪律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开展实验。实验时,因为季节原因,鲫鱼价格较贵,所以我选用小金鱼,实验时发现金鱼比鲫鱼灵活很多,在观察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的时候,按照教材方法将红墨水滴在鱼嘴前方时,整杯水马上变红,无法观察水进出的方向。怎么办?我做了适当引导:“你们可以抓住鱼直接滴在口中观察,也可以尝试在不伤害小鱼生命的情况下采用其他方法。”最后每个小组都找到相应方法观察到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现象。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开放性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自由空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观察、思考能力、合作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珍惜生命的良好品德,以及不盲从,敢于向老师、权威挑战的科学探究的精神。
  以上的各种活动过程,学生需经历亲身实践,记录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等综合过程,眼、脑、手、全身并用才能完成。其中动手实践是核心环节,体现了活动的本质特点,离开这一环节即失去了活动的特点。
  总之,课程中生物学科的价值不只体现在它的结论中,更体现于它的发现和发展过程之中。知识是一条河流,它在不断地演变、充实和发展。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更要帮助其学习和获得镌刻在其中的情意、态度和认知能力。这些仅靠接受和记忆学习是不能获得的,只有通过对科学发现过程的亲身体验才能获得。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价值,才能形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才能使学习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吴惠青.我国活动教育的回顾与前瞻(代序).
  [2]愉快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
  [3]活动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
  [4]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5]生物新课程标准解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9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