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福有 董国林

  摘 要: 怎样让小学生从小就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喜欢学习语文,为今后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呢?良好的教学策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即备课要注重语文课程的基础性,新课导入要注重情境设置的趣味性,教学过程要注重对生活的体验性,课堂内外要注重朗读的重要性,学习评价要注重艺术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策略 语文素养
  
  教学策略对教学过程起统领作用。它既包括合理组织各种教学材料、方法,确定师生行为,又包括教师教的策略和学生学的策略。策略制约方法,方法体现策略。只有确定了良好的教学策略,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有效的学习材料,安排合理的师生双边活动。小学语文教学因学生年龄偏小的缘故,特别要注意采用相应的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小就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喜欢学习语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让学生有所收获呢?经过教学探索,这里我谈谈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以抛砖引玉。
  一、备课策略:注重课程的基础性
  备课是上课的准备环节,也是决定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先行环节。小学语文课程可以说是其他所有课程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注重小学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那么,如何备好小学语文课,进而突出其基础性呢?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步:第一步是先理解字、词、句、段在课文中的基本意思。教师在备课时要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突出主题的段落。凡是拿不准读音的字和容易引起混淆的形近词,都要逐一查字典、注音义,并熟知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读法和基本意思,特别注意字的写法和基本结构,甚至每一个字在哪儿起笔,在哪儿收笔,都要烂熟于心。第二步是朗读课文。凡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突出主题的段落,都要反复朗读,对于情感型的句子、段落和课文,达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的境界。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这些逻辑关系把握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三步是正确领会文章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对于作者个人推敲、锤炼文字的风格,一定要细心琢磨、潜心体会;对于作者写作文章的时代背景,一定要反复研究、心知肚明。第四步是认真阅读和思考课后习题的要求,要求学生动手做的,老师都要先做一做。从以上备课步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上不好课不是学生的责任,而是教师自身花的工夫不够,尤其是在基础方面的工夫不够。
  二、导入策略:注重情境的趣味性
  一节课要上得好,有效导入是关键。导入处理得好,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其主动参与课堂,使教学“事半功倍”。情境教学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如提问式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实验演示导入等),利用、再现或设置多种情境(真实情境、实验情境、虚拟情境等)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形式。如小学语文课标要求一至二年级要达到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涉及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和现实社会的大量材料,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再现或设置多种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素材。教育心理学揭示了一个道理: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和抽象思维能力较低,他们对具体感性的事物容易感兴趣,而对逻辑、抽象的事物的兴趣不高。小学生最富有情感,而且情感脆弱又易被唤起。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再现或设置多种情境讲授语文,让语文教学趣味化、形象化,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被各种“趣味情境”吸引。这样,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由“趣味情境”产生诸多联想,在相对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走进课文世界,自然地爱上语文。另一方面能为师生双向交流提供平台。
  三、过程策略:注重对生活的体验性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即教育,生活即教育”,进而达到“教学做合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对此情有独钟。“体验”一词先后被提及达16次之多。体验性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广泛接触语言材料,亲历实践,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历程。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体验性学习呢?一要组织和鼓励学生亲历亲为。教学中不妨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将学习内容进行重组,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例如,学习了《悯农》这首诗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农村体验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学习了《清明》这首诗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缅怀先烈和扫墓活动,还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组织学生到红色旅游景区或革命圣地体验体验革命先烈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二要模拟情境,让学生体验。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或邀请本地区的成功人士为学生讲述自己的奋斗经历,学习和体会他们的创业精神、从业经验、成功轨迹,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对创业的独到见解,使学生追求知识、追求真善美的信念更加坚定。
  四、学习策略:注重朗读的重要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读的形式纷繁多样,可以速读、慢读,可以精读、略读,可以跟读、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可以默读、轻声读、高声读,等等。但无论如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一是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告知学生朗读的基本要领、基本要求,如掌握好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二是进行示范阅读,教师可以自己示范,也可以事先把中央电视台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专门制作的如《阅读与欣赏》等节目的音影资料准备好,再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跟读。三是精心选择课文进行训练。每次训练要有侧重点,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情感上得到美的熏陶,直至熟读成诵,培养语文素养。四是让学生听歌曲自主唱读。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学唱一些优美的歌词。
  五、评价策略:要注重评价的艺术性
  有学习就有评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是这样表述的: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于学生学习收获的评价一定要讲究艺术性。一是要及时地正面激励。不管采取什么方式评价学生,都应该以激励为主,多使用表扬,让学生感受到受尊重的和谐的气氛,快乐地学习。评价得当,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反之,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二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不同程度的评价。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个体之间性格差异较大,理解程度有高低,评价标准也就应做到因人而异。三是要有发展的评价。不能因一两次考试成败下定论,要从长远考虑,为学生着想,毕竟他们年纪还小。对于考得好的学生,要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对于没考好的学生,要耐心地帮他找出问题,肯定他做得好的地方,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
  语文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使学生不断进步,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12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