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孔子问饭”到道德生命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法俞

  公元前489年,孔子和他的学生走到陈国和蔡国之间,被人围困,整整七天没吃到一粒米,饿得他们白天也躺在床上。这时颜回弄到一点米,连忙烧火做饭。
  饭快熟了,孔子远远地看到颜回很快从甑里抓了一把饭吃了。不一会儿,饭熟了,颜回恭恭敬敬地来拜见孔子,请他进餐。
  孔子假装没有看见颜回抓饭吃,从床上爬起来,对颜回说道:“刚才我梦见了死去的父亲,饭要是干净的话,我想祭奠祭奠他老人家。”
  颜回说道:“这饭不干净,不能用来祭祀。刚才有些烟尘掉进甑里,弄脏了饭,倒掉不好,我便抓出来吃了。”
  孔子叹了一口气,说道:“可以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看来眼睛也不能完全相信啊。可以依靠的是自己的脑子,看来脑子也不完全可靠啊。弟子们记住吧,了解一个人,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啊!”
  读完这个故事,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我不禁从德育的角度沉思:眼见为实,孔子为什么不对正从甑里抓饭吃的颜回进行品行教育?孔子为什么假借谎言而不直接询问颜回?从孔子让弟子的铭记里,我们能否发现道德生命成长的必然环境?在沉思中,一个目光高远、施教无痕的育德者形象渐渐清晰起来。
  一、育德者首先应是有“先倾听”意识的人
  正如法律精神一样,不管证据有多确凿,不管嫌疑人有多罪大恶极以及人们如何群情激愤,嫌疑人都有陈述及申诉的权利。在帮助学生实现道德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育德者要如同尊重法律精神一样,懂得在做出判断之前先充分倾听。而不是凭一时情绪冲动或依据表象简单推理后做出决断。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带来的负效应,对心灵的伤害或者道德生命成长的破坏有时是无法估量的。比如案例中的颜回,如果孔子当时大发雷霆、暴风骤雨地批评,即使颜回能及时解释而令老师致歉,但在委屈这种特殊的心理背景下,教育的高峰体验必定产生,孔子同时传递出的对他人人格不尊重以及行为方式的粗鲁无礼等等,可能已深深地烙在了颜回心里。反之,一个有先倾听意识的人,总是会艺术地走进对方心灵:你瞧案例中的孔子,看见自己心爱的弟子不堪的举动,不难想象,当时他的内心一定十分生气,但他“假装没有看见颜回抓饭吃,从床上爬起来”,只是说了个美丽的谎言:“刚才我梦见了死去的父亲,饭要是干净的话,我想祭奠祭奠他老人家。”多艺术多委婉的理由!即使颜回果真犯错,但若坦言认错,知错就改,依然善莫大焉,毕竟主动认错是自我积极教育的开始嘛;倘若颜回谎言诿过,也算是识人知心,正是因材施教的开端。无论是哪一种教育,都要基于先倾听,基于了解真实的情形。
  这使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中的经典教育事例“三朵花”的故事,护花老师为什么不但不批评折花给生病的祖母的女孩,反而再折两朵花作为奖励?想想,当然是因为她冷静地听取了女孩的陈述。如果就折取全校师生钟爱的“快乐之花”的行为而言,可以说,做最严厉的教育批评甚至惩戒都不为过。如果护花老师果真这样,道德生命的成长路上,女孩可能就失去一次绝好的、走向更真更善更美的机会。
  二、育德者更应是懂得激活学生道德生命感悟的人
  道德生命如何成长?说教以及人为创设的情境体验,我认为都是一些浅浅的滋润,道德生命的大树需要孩子们自己去扎下感悟的根,在感悟道德、人性这些美好境界的过程中,获得自主的、深刻的道德建构。这样的过程,才是道德生命茁壮成长的过程,才不会轻易地被负面影响所消解。试看――“可以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看来眼睛也不能完全相信啊。可以依靠的是自己的脑子,看来脑子也不完全可靠啊。弟子们记住吧,了解一个人,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啊!”孔子言传里,传递的岂止是不要绝对相信“眼见为实”,以及“理性分析”(当时大家都饿慌了,平时表现优秀的颜回偷饭吃也合乎人之常情)这些简单道理,孔子强调的是“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如何了解一个人,不相信眼睛,不相信常规的理性分析,而是相信“先倾听”吗?果真这样,孔子直接说“弟子们记住吧,了解一个人,要懂得先倾听啊”不就得了。孔子没有这样说,他不能封闭弟子的思维视野:了解一个人也许还有除“先倾听”之外的策略呢?孔子这样说更重要的好处是:有助于激活弟子认识人、事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感悟意识。我们不妨从论语里审视孔子的教育,尽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是他的教育理想,但他从没有专门为德育而说教过。他总是依据一定的生活情境因势而为,总是努力开启弟子的自省感悟意识。
  所以,我们发现散落在孔子的语录或故事里的道德教育总是有些漫不经心似的,不过,像案例中的教育一样,却总是能启人深思,动人心魂。我想,这就是感悟的魅力。学生拥有了这种意识,尤其当意识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后,各种学习与道德生命的成长就能同构共生。没有专门的特别意义的道德说教,德育却无处不在,道德生命成长总是在灵魂深处拔节。这样的道德成长世界,多简单,多清爽!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天骄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