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参与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传波

  针对高年级小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课业压力,以及更为抽象的数学课程,要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是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的关键因素。它可以衡量学生的课堂学习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学习结果。笔者意在针对高年级小学的数学教育中学生的课堂参与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该问题,基于高年级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及高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提出促进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教学策略若干,如情景教学法、兴趣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
  一、当前高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存在的问题
  1.课堂参与气氛冷淡
  课堂的参与气氛一方面是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直接由教师所决定的。当前我国高年级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偏好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将课程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参与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长期如此,容易导致学生思考被动,无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学生参与意识不高
  当前高年级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呈现的行为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部分学生比较专心,另一部分基本不发言,不参与课堂活动。这主要是由于这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不够高。这部分的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对数学存在一定的“厌倦”,这种厌倦根源于学生对数学的畏惧,以及对考试测验的焦虑。且这种畏惧随着年级越高,感受越来越深。
  3.易受师生关系影响
  虽然我国正在推行着素质教育改革,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备受人们的关注,但在教学模式方面仍具有以教师为主的特点。而高年级小学数学作为一门严肃的学科,使大部分数学教师在高年级小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至高无上并且总是正确的,很少有学生对教师提出质疑,哪怕是教师错误的表达。长期以来,学生形成了依赖老师的认知特点,对教师的依赖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
  4.参与动机单一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部分学生本身对数学学习并不感兴趣,但对回答问题和练习取得好成绩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鼓励而感到愉快和满足。这部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动机主要以获得表扬为主,比较单一,难以构成长久持续的学习动力,一旦停止对其表扬和鼓励,将顿时失去学习数学的动力。
  高年级小学数学的教育在整个教育环节中的确存在重大的作用。它是将小学数学教育与初中数学教育进行衔接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将极大地影响高年级小学生过渡到初中阶段以后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提出了若干建议以促进高年级小学生数学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二、促进高年级小学生课堂参与的策略分析
  1.情境教学法――营造数学课堂的轻松氛围
  必须承认的是,高年级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严肃性,问题的对与错界限十分清晰,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精准性,使高年级小学生产生了一定的焦虑。因此,要使学生消除这种焦虑感,必须首先营造轻松愉悦的数学课堂氛围。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此时,教师应当将对答案的要求放于次要位置,而首先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并借以轻松的教学气氛来引导与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在知识导入时,创设不同的情景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谈话情境”等。例如,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实景,将算式运用到学生在生活当中买书的情境当中去,简单的算式可以转变为学生所买的书的单价,以及数量等形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必要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环境,使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教师的灌输。
  2.肯定与鼓励教学法――从情感上感染学生参与
  要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必须先了解该阶段学生的具体心态,心理动机等。高年级小学生由于经过了二至三年的教育,思维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但该阶段的小学生由于非常敬畏教师,因此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在一部分课堂参与积极的学生当中,明显存在着这样的动机。教师的感染力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参与的动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会引起健康情绪的共鸣,教师积极的情感对学生参与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强烈的感染力。使得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的情感也迁移到该门学科当中。
  教师应当经常鼓励与肯定学生的参与,将参与的结果放在次要位置,增加学生参与的勇气。尤其是对部分个性比较内向,或者数学成绩偏低的学生,更要发现其优点,对其加以鼓励。
  3.兴趣教学法――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高年级小学生相对来说对自身的兴趣比低年级小学生有了更加明确的意识。例如,高年级小学生常常能清楚自己对某个学科的喜爱或厌恶。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意识,首先必须采用兴趣教学法,使高年级小学生提升对数学的兴趣。
  采用兴趣教学法,可以在高年级数学课程中将数学问题结合学生的兴趣话题进行提问。一方面,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另一方面,高年级小学生乐于表现出自己对该话题的见解,从而增加学生对问题的注意力。
  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还可以端正学生参与动机单一的问题。使学生真正对数学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而非仅为了表扬和鼓励而参与课堂活动。
  最后,虽然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但是学习知识、吸收知识,最终掌握知识的过程要由学生来完成。因此在实施促进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教学策略时,应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教学策略的使用是为了使学习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更多地关注策略的实质,淡化活动的形式。此外,教学情况是复杂的,促进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教学策略的适用条件也都不是绝对的,且没有一个教学策略是万能的。所以,在实施促进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教学策略之前,应该先认真分析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综合的交叉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努力使各个教学策略扬长避短,形成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1.高向斌.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
  2.赵淑英.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浅谈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事业,2007(9).65
  3.郭智敏.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南京大厂育英二外小学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6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