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转变观念巧问答 数学教学收奇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丽

  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多被动地回答问题。长此以往,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吗?笔者以为,实现转变的关键是使学生敢问、能问、善问,敢答、能答、善答,即应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营造“敢问、敢答”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一支贪生怕死的军队中服役,最勇敢的人也往往会失去勇气。在竞相提问的教学氛围中,同学们跃跃欲试,积极思考的人会大大增加。那么,这种氛围应如何营造呢?
  1.晓之以理,打动心弦,让“我要问、我要答”的观念深入人心。
  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敢于提问、敢于回答亦是如此。因而,要先让学生明了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积极评价,树立信心,让“我能问、我能答”的思想不断强化。
  数学课堂上,许多学生不但不敢发言,而且也不会发言。这就需要引入竞争体制,进行合理评价,树立学生的信心。在同等条件下,让学生比试谁提出的问题、回答的问题数量多、质量高,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我能问、我能答”的信心受到激发和强化。例如,在指导学习“分式的约分”时,我要求学生以“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四人一组,分组提问、回答比赛、评比,气氛相当热烈。
  3.转换角色,积极参与,让“我善问、我善答”的优越感逐步体现
  转换角色,就是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当“老师”,指定其他学生甚至是老师回答问题。这种做法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提问的主动性。
  二、教给“善问、善答”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授之以渔”历来是有识之士对教学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要让学生“善问、善答”,必须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运用分解法、联想提问法、比较提问法等尝试提问、回答,不断强化,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
  1.分解法
  分解法是针对出现的名词、概念、定理、公理等分解为词,分解为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通常可以提出较容易的问题。
  2.类比法
  数学学习时,比较的过程既是事物中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比较中学生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在讲授“分式”“分式的约分”“分式的通分”等这些知识时,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结合“分数”“分数的约分”“分数的通分”等,轻松解决诸多有价值的问题。
  总之,我们任何时候都应注重学生“善问、善答”能力的培养,在有效指导下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创新真正成为教育的灵魂!
  作者单位:河南省滑县王庄镇沙南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