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内部控制现状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高校内部控制水平远远落后于自身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其发展的持续性。因此,高校内部控制的研究对于自身发展和管理体系的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搞笑;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3(C)-0271-02
  
  一、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现状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缺乏系统性
  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学校事业的发展。加强高等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学校事业的发展,不断进行完善,进一步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控制和监管。
  (二)缺乏风险评估机制
  高等教育事业作为国家的一项产业,逐渐由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来源向国家投入、社会捐赠和学校自筹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企业一样同样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由于目前我国高校的性质仍是属于事业单位,带有公益性的性质,更侧重于社会效益,对这些风险,不少高校缺乏对其进行正确地分析和充分地认识,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对风险评估是一种持续与反复的过程认识不足,从而对高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造成影响。
  (二)内部会计控制不全面
  目前我国高校属于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构成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的财政拨款、科研事业收入、收取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各类办班收入以及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取得的其他收入等,对应的相关支出按照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报送,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体现的主要是来自外部对高校的管理要求。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以事中和事后控制为主,没能充分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内部控制的内在要求,基本处于被动的滞后状态,包括控制的范围不够广泛和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不全面。
  (三)信息沟通存在障碍
  目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是各部门内部自成体系,在部门间不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形成各自的信息孤岛。部门间信息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的效率与效果。从纵向上看,由于高等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层次增多,管理者的意图难以地贯彻到每个员工。基层的管理信息也难以尽快、全面反馈给管理者,导致的后果是形成管理的盲点和漏洞。
  (四)对内部控制监督力度不够
  相对于学校内部其他单位和部门,在维护学校内部纪律和管理规范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但面临全校全局性的问题,对学校管理当局的决策无法做出有效和客观的评价和监督。作为被审计部门一般对内部审计的审计决定或审计建议不太重视,不能主动去落实审计处理或审计建议的决意。
  二、高校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一)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1、加强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的认识
  鉴于许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不清,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高等学校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行宣传。通过宣传、培训和学习,使高校内部各级人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得到全面认识,从而为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打下础。
  2、必须充分重视内部控制中人的因素
  在内部控制中,控制环境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而人是控制环境中因素。内部控制是由人制订的,靠人去执行和完善。人既是内部控制的也是内部控制的客体。因此,高等学校在完善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应园的文化建设,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控制,严格把握进入关,对各员的配备和管理人员的选拔,应对其德、能、勤、绩等全面进行综合素察,确保各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
  3、建立健全各级人员经济责任制
  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各级人员的经济责任制,是贯彻实施《高等教育法》,提高管理水平和避免财经工作失误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高等学校按照“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照校内的管理体制和层次分别建立健全校长、主管财务副校长或总会计师、财务处长、校内二级单位财务负责人和基层人员等多层次的经济责任制,实现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层层落实到每个基层单位。形成一个职责明确、相互制约、各司其职、运行有序的有机整体。
  4、完善高等学校组织机构
  我国高等学校组织机构的建立是依据政府部门组织机构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现状是行政管理机构多,人员配置多,岗位职责不明确,缺乏量化的考核体系,存在职责不清、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差等问题,与国外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相比,运作的结果差距很大。因此高等学校应不断完善组织机构的设置,并遵循下列原则:适合学校本身办学目标,办学特点;实现相关业务的归口管理;满足学校内部管理的需要,符合部门间协调与控制要求;有利于提高运作效率。
  完善高等学校内部组织机构建设的重点是:明确部门内部岗位职责,精简高校行政部门,增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具体包括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和组织机构间相互控制等内容。
  (二)构建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
  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是内部会计控制,如何衡量和规避财务风险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迫切问题。因此在对高等学校涉及经济事务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的研究上,重点对财务风险的评估机制进行讨论。
  财务风险是高校风险最为常见的,主要是指经济利益的减少或丧失,与资金运动及其结果有关。具有客观性、必然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和相关性等特征。高校作为有自主权力的事业法人,主要存在着下列几方面的财务风险:整体财务状况失衡,举债的风险和投资的风险等。
  (三)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流程
  高等学校业务流程控制是指校内各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设计控制程序,并与高等学校相关的会计控制制度相配合。
  在进行业务流程控制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内部控制的目标,同时兼顾成本效益的原则。如学校物资采购的招投标采购程序,投资业务的论证程序、决策控制程序,学校财产物资的保护控制,教学、学生管理政策的公开化、程序的民主化,学校科研合同的审批签订程序等。这些控制虽然不像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那样广泛,但却是高校内部控制活动中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是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
  业务流程梳理的工作程序:首先对业务人员的所有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填写工作内容调查表。然后,审查人员以工作内容调查表为基础,分析和总结业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和业务分类,得到管理者对该业务部门的业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的梳理规范和描述规范。第二阶段: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即在梳理业务人员工作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业务部门的工作重点、时间安排和人力情况,选择部分业务进行进一步的流程分析。由业务人员填写任务概略图表、任务调查表和任务单据流向表。然后,审查人员根据上述表格总结得到任务流程描述表,绘制业务流程图、与业务相关的其它图表,附以相关的文字说明,编写业务流程分析报告。
  (四)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
  高等学校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这些技术资源,搭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平台,将与学校经济活动有关的各业务部门的数据,通过该平台实现资产、财务、科研管理、人事、学生注册等信息资源的集成,在高等学校内部形成一个网状的四通八达的信息沟通渠道。一方面实现数字化校园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增加了部门之间相关业务的透明度,便于接受其他部门和员工的公众监督以及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
  (五)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
  内部审计作为高等学校的内设机构,其独立性是相对的。要充分发挥内审的积极作用,必须进一步深化高校改革,培育和发展国家、社会、高校内部、行业管理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理顺内部审计所依存的外部环境,提高高等学校管理者对内部审计作用的重要性认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7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