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修日 徐跃进 占年标

  摘 要:系统认识和解决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意义、特点、目标定位、课程类型、组织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对进一步推动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建设,保证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实际效果,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113-02
  
  就业教育,是指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及职业结构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社会认知、就业能力训练、就业心理、就业政策与形势宣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志愿和爱好,并使其认识当前社会的职业情况,树立职业理想,获得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而能够正确择业的过程。
  
  一、加强地方高校就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意义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既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稳定,又关系到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和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强就业教育课程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就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知识层次较高、活动能力较强、影响力较大,是关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对于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或人才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就会造成“结构性失业”,从而加深社会矛盾,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的影响。
  其次,加强就业教育课程建设是大学生发展成才及顺利就业的需要。择业是人生关键性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前途和发展。面临就业的选择,究竟应该如何分析自己的主客观条件,怎样看待不同工作岗位的利弊得失;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如何把握机会,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已成为大多数毕业生思考的焦点。而就业教育课程的开设,正是帮助大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途径和办法,从而为大学毕业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次,加强就业教育课程建设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能否被社会接受和欢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地位、甚至生存和发展。高校要提高自己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使自己的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不仅要及时了解社会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还必须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和综合实力。就业指导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展示学校人才资源和办学实力的窗口,从中可以获得大量反馈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使高校培养的人才适应和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1.思想性。目前就业制度虽然实行的是“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但并不是说大学毕业生就可完全随个人意愿。《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指出:“毕业生有执行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根据需要为国家服务的义务”。“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其他国家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工作。”因而,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苦乐观、职业地位观,要服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要自觉接受祖国的挑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2.系统性。要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设置相应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内容丰富而细致的系统教育。系统的就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开展讲座、就业政策法规咨询、求职技巧的传授等活动,还应该涵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择业观和职业观的教育、从业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是一个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而进行的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面到点,由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教育过程。
  3.渐进性。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不可能依靠短期的突击性教育来完成。如果在大学四年中没有形成明确的择业目标和一定的职业技能,到了毕业时才做准备,毕业生往往感到很茫然,不知所措,最终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因此,就业教育应该从一年级就开始,并且贯穿其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让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就开始关注就业。
  4.层次性。层次性是指就业教育工作要按照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具体情况开展。由于每个学生思想和心理基础不同,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一样,所受到的社会影响、具体情况也不完全相同,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不同年级的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不同,他们面临的任务和需要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层次性原则。一方面,要从不同对象的不同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不同的就业指导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另一方面,还要把整体指导与个别指导、个别咨询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个体的差异性,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努力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就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
  
  总体目标是从宏观上对阶段目标作出总体规划和设计,是方向的保证;同时它也是确立检查课程质量的总体质量规格。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就业指导课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合理的就业观,形成自我职业规划和发展意识,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在学校指导下,培养自觉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必要的职业生存和拓展能力。阶段目标则主要以具体年级或专业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规划。在具体工作中,重点工作应该放在大学一到三年级。一年级属于职业定向的基础教育,主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培养学生树立自我发展意识为主;二年级的就业指导目标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包括专业学习意识)和就业活动能力;三年级侧重在实践过程中的专业发展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现目标的针对性;四年级侧重自主择业、创业的技能和策略的培养,体现实践性和实用性。
  
  四、就业教育课程的类型
  
  1.认知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就业教育应从学生一进校就抓起,加强学生的认知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成为一年级课程设置的重点内容。认知教育包括自我认知教育和社会认知教育。社会认知主要包括专业认知、就业形势认知和职业认知。专业认知教育主要介绍本专业概况、本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以及对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内容。通过此课程的教学,使他们知道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所需的综合技能,树立专业意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业形势认知和职业认知教育强调大学生要关注社会,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懂得就业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是自己的能力与素质。
  在学生对自身和社会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就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专长和所学的专业,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要贯穿大学就业教育的全过程。
  2.就业能力训练课程
  就业基本能力的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求职应该具备的求职内在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以及就业求职情景模拟测评与演练。
  就业能力训练课程应开设在大学二、三年级,主要帮助学生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认证知识教育是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都需要相关的资格认证,所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资格认证的信息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增加其就业的机会。

  3.就业服务和就业心理指导课程
  对于大四学生来说,毕业求职就在眼前,其最需要的是了解国家当年的就业政策和各地的就业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因此,这个阶段的就业教育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和信息服务,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保持正确的就业心态。
  就业心理指导主要向学生介绍心理素质对择业、就业的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和如何摆正就业的心态等内容。由于不少大学生缺乏对就业形势和自我的正确认识,在选择职业时常常会表现出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足,导致在求职中屡屡受挫,甚至心灰意冷。通过就业心理指导,使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及早克服就业心理上的缺陷和障碍,树立就业信心。
  
  五、就业教育课程的组织实施
  
  1.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
  由于各校的办学特色不同,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应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教学主要以专业、年级和班级为主。同时,根据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时还辅之以小组和个人教育教学活动。根据课程的不同类型,学校可成立不同的教学与教研小组,采取“分类教学、统一指导、个别考核、集中管理”的教育组织模式。
  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还包括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高校要确保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在教学空间上,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要充分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基地,让学生在更大的教学空间得到提高。
  2.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教学方式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信息和实践经验,否则教师的教学就会仅停留在口头说教,纸上谈兵,达不到理想效果。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可以探索新的实效性强的培养模式,如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课堂教学与课余活动相结合等,以切实深化教学改革,将学生从“依赖性学习”的模式引导到“自主性、创造性学习”上来。
  
  六、地方院校就业教育课程的管理与评价
  
  过去,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以讲座为主,在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现在作为正式课程就必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的内容、进度和要求。为此,必须建立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定期安排专人检查教学秩序、观察课堂效果,对个别教师出现的私自调课、擅自增减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间等现象要及时通报,并按教学事故处理。
  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与评价运行机制,实施严格、规范的管理,是激发内部活力,促进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保障。如建立健全评估考核机制,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管理中,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建立对二级学院(系部)教学工作综合评估考核制度和二级学院系部对该课任课教师教学评估考核制度,每学期进行一次初评,年末总评。在这两级评估中都将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以及教材、大纲建设和实践教学等作为重要评估内容。同时,采取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办法和对学生进行抽测的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考核。通过对就业教育课程的管理与评价,进一步促进就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提高就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会欣.构建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体系[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2]安静.略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
  [3]李志勇.对就业指导课中教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5(3).
  〔责任编辑:东 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77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