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瑞

  目前我国,幼儿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唯一对象。从而养成了他们乐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让给别人的行为。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利用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幼儿进行分享认知的培养
  
  例如: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小姑娘因为自私而失去了朋友变得孤独,当她与小动物共享她的漂亮房子时,她又得到了朋友。这个形象好像就是幼儿身边的同伴或者说就是幼儿自己,所以大家十分喜欢她。为了让幼儿能充分理解小姑娘的内心变化,对小姑娘自私后的孤独感及与人分享时的满足、快乐感能产生共鸣,在讲述完故事后,让幼儿观察三幅图中小姑娘的表情变化,并且让幼儿来模仿小姑娘的表情,继而提出问题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表情变化的原因:小姑娘为什么高兴?(小动物都夸她的房子)小姑娘为什么不高兴?(她不同意小动物到她家玩)小姑娘为什么又高兴了?(她同意了小动物到她家玩)如果你是小姑娘。你会怎么做呢?(幼儿都表示邀请小动物到家里做客:有的还表示给小动物吃糖果、饼干等等)。通过观察回答,幼儿已能感受到小姑娘一系列的情绪变化,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充分体验到了自我意识的膨胀(拒绝小动物)、自我意识的克服(失去朋友后的孤独)、与人分享时的快乐(邀请小动物)等这一系列心理变化的过程,孩子们已从小姑娘这一形象中懂得了任何好吃、好玩的东西都不应该一个人独享,懂得了只有与人分享,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二、利用日常情境对幼儿进行分享体验的培养
  
  有一次,我班的张文轩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机器人玩具,小朋友们十分羡慕,都想玩玩。而他却害怕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不愿借给小朋友们玩。我觉得这正是对孩子进行分享教育的有利时机,于是,我当着孩子们的面将张文轩的机器人拿在手上,对他说:“这个机器人现在是我的了,如果你想玩。该怎么办?”“向你借呀!”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可是,我不借你玩,你现在心里会怎么样呢?”我故意摆出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他想了想说:“不高兴。”“那你们大家呢?”“我会生气”、“我会不跟他玩”。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轩轩,你看。小朋友现在和你一样都会不开心,你知道为什么吗?”他不说话了,他拿过我手中的机器人。把它递到小朋友手中,大家高兴地和他一起玩了起来,孩子们在短时间内体验到了羡慕时的迫不及待、被人拒绝时的失望、与人分享时的满足感等多种内在的情感,从而摆脱了自我这一中心,提高了自我意识的水平。
  
  三、利用同伴间的交往对幼儿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
  
  当孩子获得了分享认知,产生了分享情感后,是否就能摆脱自我中心。有了分享行为呢?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在感知方面常常按自己的需要去感知事物,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表现出来的分享行为较不稳定:有的孩子则当着老师的面愿意与他人互换玩具,而老师一走,他就抢回自已的玩具,可以说是一种假分享行为,他在与同伴交往中还是难以克服自我中心的意识。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还是应尽可能地多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互相交流、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食物、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吃、一起玩、一起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培养孩子进行合作,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他人交往的乐趣。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想,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形成换位思考意识,从而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合作,共享的品质。
  
  四、通过外部激励来强化幼儿分享行为
  
  孩子总喜欢老师和成人的表扬。因此,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情感享受,当他(她)一旦有了分享行为时,我们就应给予及时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的方法来肯定和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幼儿就会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加强和坚持自己的行为,逐步转化为幼儿自身的意识。所以。幼儿分享行为的形成的确离不开外部激励。
  分享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让幼儿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这样,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2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