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震后的心理应激与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燮辞

   摘 要:汶川地震给人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冲击;论述了心理应激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地震后主动应对心理应激反应的五种策略。
  关键词:心理应激;应对;策略;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截止2008年7月21日,已造成69 197人死亡,18 379人失踪,374 176人受伤,“三孤人员”(孤儿、孤残、孤老)1万余人,受灾人口达4千余万人。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地震发生时,人们随即就会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这种反应有利有弊。一方面,适度的应激对于调动机体潜能,应对突然的变化以保持生命的存在有利;另一方面如果应激反应长时间高强度地存在,必然对个体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我国是地震、水灾、台风、矿难等灾难的高发地区,但目前对灾难后的心理应激理论和应对策略研究却很少。无论是心理学工作者还是灾难受害者,了解灾后心理应激的相关理论和掌握主动应对心理应激反应的策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应激和心理应激
  
  应激的概念由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H.Sylye)于1936年首次提出,他认为应激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拉扎勒斯(R.S.Lazarus)1968年提出了心理应激的概念,认为心理应激是人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刺激、威胁和挑战经认知评价后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现代应激理论将应激定义为个体面临或觉察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反应的过程。临床心理学中应激的研究重点是心理应激。
  
  二、地震后受害者的心理应激反应
  
  (一)地震后受害者的认知反应。地震是强烈的应激源,所引起的应激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对个体的认知活动会产生不良影响。地震后受害者的不良认知主要有感觉过敏或歪曲、非理性思维、自知力下降。感觉过敏或歪曲表现为总觉得周围物体在摇晃、难以入睡、夜惊、易激惹等。非理性思维是不良认知的核心,正确识别个体的非理性思维特征对于咨询和治疗十分重要。地震后个体的非理性思维往往有两种特征,一是过分概括化:“我太没用,连××都没救出来”“一切都是我的错”“××一无使处,这么大的灾难都没预测到”“××救灾一点也没做好”;二是“糟糕透顶”“什么都毁坏了,没有前途了”“再也活不下去了”等。
  (二)地震后个体的负面情绪情感。地震后个体的负面情绪情感一般有四种:愧疚感(如果我做了××,××就会活下来),无助感(谁也不来帮助我),绝望感(即使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改变),不信任感(不相信他人,也不相信自己)。这些负面情感可能会和焦虑、抑郁、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同时存在。
  (三)地震后个体的行为反应。地震后个体的行为反应有“战”或“逃”两种类型。“战”表现为接近地震现场,分析现实,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逃”表现为远离、回避现实的防御。此外也有非“战”非“逃”的退缩性反应,表现为顺从、依赖等。
  (四)防御反应。地震后个体可能会无意识地借助于自我的防御机制对环境的挑战,对自己的应对效果做出新的解释,以减轻应激所引起的紧张和内心痛苦。地震后常见的防御反应有:压抑――地震带来的痛苦被不自觉地主动遗忘和抑制;否认――有意无意地拒绝承认亲人离去、财产损失;退行――放弃已学会的成熟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以幼稚的方式来应对灾难;转化――将精神痛苦无意识地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等。根据心理动力学观点,个体形成的某些防御机制、未形成防御机制、或防御不当都有可能导致神经症。
  
  三、地震后心理应激的应对策略
  
  (一)自我放松。地震可能会引起焦虑、恐怖、抑
  郁、强迫等神经症。焦虑是其中的共同要素,降低焦虑水平可以减轻神经症状。根据行为主义基本原理,焦虑的消退依赖于与它相对抗或与它交互抑制的反应(如放松)的出现,这种反应可以削弱在焦虑刺激与焦虑反应之间的联系强度。富永良喜提出三种方法让地震受害者进行自我放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一种是休息式放松。地震受害者在安全的地方让身心充分地休息,如果能好好地睡一觉则更好。第二种是想象呼吸法。采用腹式呼吸,吸气的时候紧张,呼气的时候放松。放松时慢慢、长长的吐气,并体验自己的紧张感、疲惫感都从身体内部跑出去了。第三种方法是渐进式放松。这种方法与Wolpe采用让来访者首先注意身体各肌群,然后使肌肉紧张,再进行放松以缓解焦虑的方法类似:让来访者曲起手臂并收紧,并注意手臂、前臂和肘关节处肌肉的紧张。5-7秒钟后,要求来访者迅速放松并体会这种放松的感觉。其顺序可以是:头―颈部―肩部―胸部―腹部―臀部―腿―上肢―手指―脚趾,依次放松。
  (二)改变认知。 Ellis的“ABC”理论指出,人的行为和情绪并非由所遭遇的事件“A”直接引起,而是由经受事件的个体对它的非理性信念“B”所致,最后导致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地震经历者面对前文所述的非理性信念可以利用相应的办法改变认知:“我已经尽力了,这么大的灾难,谁也没有办法”“这不是我的错”“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没办法准确预测”……通过对非理性信念的识别、盘问和改变,能减轻压力,解决心理问题。
  (三)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个体接受其他个体、团体物质上、情感上、信息上的帮助、指导和建议。Kaplan认为有效的社会支持能增强耐受、应付和摆脱困境。地震受害者应主动寻求社会支持。首先是了解信息、寻求指导。地震受害者面对应激情境时,应激刺激可能破坏自己的认知功能,难于对事件做出恰当的判断。及时向社会支持网络如救援人员、同事、亲友了解地震发展状况、亲人现状、地震救援等信息,并从他们那里得到问题解决的具体指导,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其次,地震后产生心理应激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个体应认识到适度的应激反应对于调动自身潜能应对危险有利,但如果应激时间长、强度大,就应该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网络提供的情感、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第三,自我鼓励和保证。地震受害者面临应激状态时可进行自我鼓励和保证:“任何灾难都会过去的,也可以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只要我努力,减少地震给我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可以做到的”“生活最终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四)自我防御机制的变化。心理动力学观点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人无意识中的一种调节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人的内心矛盾冲突得以缓和,使人的心理活动恢复及保持某种稳定状态,但如果滥用或运用失效,又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的根源。地震受害者会无意识地运用自我防御机制减轻痛苦,但也应注意到如果过分压抑痛苦、坚决否认亲人离去的现实、以幼稚的方式逃避现实,则容易成为新的心理疾病的根源。自我防御机制是无意识的调节机能,应对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过程,二者似乎没有联系,但实际上防御是应对的必要基础和条件。个体也可以学会以积极的方式进行自我防御:升华――逐渐接受地震带来的亲人离去、财产损失等现实而不是长久地沉溺于痛苦中,以具有建设性的方式替代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本能冲动的发泄,如积极参与救灾、写作、绘画等活动而不是攻击、退缩、自伤、自杀;幽默――幽默有显著的调节情绪的作用,有位灾民看到很多外国人参与救灾,幽默地说“没想到这一地震,把老子震到了外国”;隔离――不断自我强化:亲人已经到了天堂,我也要幸福地生活下去;暂时的否认、回避――当地震受害者不能直接面对残酷的现实时,暂时的否认、回避可以缓解应激情绪,为自我调整赢得必要的时间……
  (五)行为调节。对地震受害者来说,“战”或“逃”都不是最合适的行为表现。震后初期远离地震现场,避免惨烈的现实造成二次伤害是必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接受现实、参与抗灾自救、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举行恰当仪式与离去的亲人告别则是恰当的行为。如果有持久的退缩、回避、依赖、强迫等不当行为则要主动寻求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肖旭.四川“5.12”特大地震灾后心理救助知识汇编[Z].四川:四川省教育厅,2008.5.
  [2]陈仲庚.实验临床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45-465.
  [3]富永良喜,高桥哲,小泽康司.灾后心理援助方法(西南大学讲座材料)[Z].2008. 10-12.
  [4]张伯源.变态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0.
  [5]王登峰.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4.
  [6]朱卫红,李明富.三类家庭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8-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2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