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际结算》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敏

  摘要:《国际结算》是外贸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然而,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表现为学生在学校掌握的知识与社会实践脱节。本文通过分析该门课程目前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内容、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模式、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训条件等四个方面提出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策略思考。
  关键词:国际结算;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2
  《国际结算》是国际商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适应我国银行业与世界银行业接轨需要的课程。该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和实务并存,以实务操作为主。而目前,《国际结算》课程的实践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分散性实践。具体做法是: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理论课教学结束后,通过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查找相关资料,完成模拟任务。模拟的内容既可以是该门课程的某一个单一的内容,也可以涉及到该门课程的综合内容。《国际结算》分散性实践要求学生掌握票据(汇票、本票、支票)的填制,掌握汇款、托收以及信用证结算方式的操作流程,懂得防范各类风险的技巧。通过分散性实践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该实践方式缺乏仿真的职业环境,实践效果较差,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和完善,突出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综合素质的阶梯式上升,从而真正实践高职教育的目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那么,《国际结算》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该如何进行改革和完善呢?本人在教授这门课程之后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
  要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培养出的学生成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实践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俗话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学校应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创造条件,加强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建立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制度,并将到企业实践锻炼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晋级的重要指标,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的现状。
  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国际结算》课程在现有的分散性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实践教学环节还应融入其他的方法,建议如下:
  (一)推行认知实习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安排学生进行认知实习,主要通过安排他们参观相关金融企业、观看录像、座谈以及聘请业务骨干举办讲座等途径进行。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本课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了今后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二)推行仿真岗位实训
  岗位实训时间可安排一周,建议安排在该课程学习结束之后,目的是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在仿真工作现场进行任务式大作业操作,大多安排在相关实训室进行。通过岗位实训周的开展,让学生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寒暑期顶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具有借鉴作用的解决方法,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的无缝接轨。
  (三)以就业为导向,推行训练与考证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使实践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接轨,要求学生考取与该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证书,鼓励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同时增强学生的就业优势,提高就业能力。
  (四)参与专业综合模拟实训
  在目前的专业综合模拟实训中,世格软件建立的几近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模拟实训虽然涉及到《国际结算》部分相关知识能力的训练,比如信用证的开立、审核和改证,议付单据的缮制以及结汇等;但它并没有安排单独学时让学生参与国际汇款、托收以及信用证操作流程尤其是票据结算的训练,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当然,参与专业综合模拟实训,该课程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应与其他相关课程,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函电》等课程进行协调。
  (五)推行寒暑期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时间可安排一个月,建议安排在该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寒暑期进行。通过这种实习,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岗位能力需求的认知,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寒暑期顶岗实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受到了与现代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岗位技能训练。
  三、完善校内实训条件
  《国际结算》作为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实践性较强,在该课程的学习结束之后,就要进行模拟实习,以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搞好模拟实习的关键,就是要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完备而先进的实训设备。而目前,校内没有完整的系统软件和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实训室供学生训练使用,因此,希望学校能够安装较为齐全的实训设备,比如配备金融电子化教学系统,它融银行会计、管理、交易、业务、信息网络化管理为一体,多层次、全方位、科学展现了现代金融业所涉及的各种业务的实现方式及管理模式,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教学宗旨。同时,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为学生的仿真岗位实训和专业综合模拟实训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学生在实训室的仿真界面上的模拟操作,为下一步的校外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校外实训条件的建设
  高职教育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学校师资和场地设备的限制,实训课程不可能全部在校内进行。从目前的经验来看,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校外的实训基地中,学生顶岗参与实际工作或管理,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能更快的掌握实践技能,更好的培养职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而当前,由于金融机构业务的特殊性,几乎没有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供学生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方面的职业技能训练。因此,应积极寻找校企合作,建立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切实有效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审定实践教学指导书、实践环节内容、学时安排等,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指导实践工作,建立相对科学且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与相关人才需求单位进行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实境实习的条件,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各金融机构、跨国企业、外贸公司等领域从事国际结算、外贸单证等职业,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
  总之,只有以市场需求为教学目标,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改变目前单一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校内、外实训条件,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曹勇.《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探讨[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3).
  [2]吴韦华.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国际结算》教学方法改革研究[N].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
  [3]彭一峰,红梅莫.实践性教学在《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4).
  [4]赵璋,李江,魏伟.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11).
  [5]谢琦.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29).
  [6]辛立秋.地方院校《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8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