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我国农村隔代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冬长

  摘 要:农村经济发展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农村教育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然而近年来,农村教育出现诸多问题,其中“隔代教育”是重中之重。农村“隔代教育”是指孩子的祖辈教养的家庭教育方式。为提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以案说理”形式分析农村“隔代教育”的现状、弊端和原因,并从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对解决“隔代教育”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隔代教育;教育观念;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083-01
  
  一、引子
  案例一:在小贝3岁时,父母离异,双方均对小贝的扶养推卸责任,小贝只好从小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祖父母对小贝娇生惯养,从小小贝就养成了不少坏习惯,小学时,多次与班上的同学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屡教不改,初中时,小贝发展到逃学旷课,经常出入娱乐场所,同时染上了吸烟、喝酒、赌博、偷窃的恶习。在一次假期,潜入学校撬开学校办公室,在办公室盗窃时,小贝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
  案例二:小华6岁时,父母为了生计双双赴广东打工,而把小华托给外公外婆照应,外公外婆都是已过60岁,体弱多病,而对小华十分溺爱,非常迁就,使孩子养成了任性,倔强的性格。由于缺乏最直接的父母的亲情之爱,小华性格冷漠,在学校时非常调皮捣蛋,老师找他谈心,他置若罔闻,成为学校比较典型的三“差生”。
  二、隔代教育的原因分析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农村“隔代教育”作为一个新时期出现的一种教育方式,也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
  1、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我国农村教育的落后,主要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都比较差,特别是老师队伍整体素质低,整体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的教育,由于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又愈来愈激烈,年轻的农村父母为了生计,长期奔波在外面的世界,随着国家形势的好转,政策的开放,大城市也为在农村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这些年来出现了一股“外出打工热”。年轻的父母常年不在家,家里的小孩教育就自然而然落到了祖辈们身上,这就导致了农村千百万个“隔代教育”家庭的出现。
  2、在我农村,封建的传统观念、传统生活方式,如大家庭的生活方式也为农村“隔代教育”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在农村,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大院,如王家大院、张家大院、李家大院等。他们世世代代住在一起,这种大家庭式的生活在农村非常普遍,当前比较典型的家庭是“四二一”型,这种家庭组合,祖辈们与孩子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孩子也与祖辈们比较亲近,孩子的教育也主要由祖辈们来承担。
  3、有些父母对教养孩子的责任认识不够。教养孩子是每个父母都应尽的义务。然而有的年轻父母图省事,怕费事,贪图二人世界,乐得把孩子推给自己的父母。再加上老年人孤寂难耐,也想从扶养孙子的过程中得到乐趣,两者一拍即合,就容易形成“隔代教育”的局面。
  4、在农村,传统思想影响比较深远,如“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思想比较根深。所以为了逃避计划生育,逃避当地政府的眼睛,多生几个子女,把先生出来的孩子藏匿在外祖父母家或其他亲戚家,而且越是落后的贫困的农村家庭越是想多生,被藏起孩子的教育责任则完全落到了外祖父母肩上,“隔代教育”也便成为事实。
  三、解决“隔代教育”提出建议和对策
  “隔代教育”作为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是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副产品”,实践证明,其存在着许多弊端,对农村的家庭教育存在许多副作用,影响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进而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对此,应该高度重视,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隔代教育”的根本途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发展为政治理论的发展提供动力,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也受到经济的制约。由此,当前我国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几届政府都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发展农村经济最主要的是要发展好乡镇企业。在农村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避免农村劳动力流向大城市,同时要稳定农村基本的政策。
  (二)增强国家在农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基本途径。国家和政府应鼓励外出务工或经商的父母们,在资金和经验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回到家乡,为家乡作贡献,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地方经济,使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红火起来,真正实现致富和教养孩子的“双赢”。
  (三)父母和祖辈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增强各自的责任意识是重要途径
  1、父母应尽好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许多“隔代教育”的出现是由于孩子的父母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孩子的祖辈们。父母应增强责任心,责任感,教养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天职。许多教育专家指出,事业的发展与教养孩子这两件并不是相冲突的,教养孩子应该是父母事业的一部分,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父母事业得以沿续的一个前提条件。
  2、祖辈们不应该“垄断”教养孩子的权利。教养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的义务,更是父母的权利,祖辈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正如家庭教育专家李洪曾说,“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只有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才能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0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