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让地理课堂真正“动”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亚飞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的理念要转变,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等形式必须改变。教师课堂教学的前提是“爱”的教育,地理课堂教学的提升是趣味化、生活化和知识化。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爱的教育 趣味化 生活化 知识化
  
  新课程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视角,即:“应该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本身”。所以要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有效教学的一大标准就是让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去评价课堂效率。也就是说一堂好课应该上得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那么教师如何让平静的课堂“动”起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有“爱”才有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因此,爱是教学的动力,爱能创造奇迹。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用语言、眼神、表情、动作等方式,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关注着他,这样学生就不容易“走神”,而且会更快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的专注性也会提高。美国某教育研究机构曾就老师的视野与学生成绩的关系作过探究,结果表明,在老师扇形视野区里的学生成绩往往优于这个区域之外的同学,这说明什么呢?关注很重要。这种课堂上师生交流还可以拉近师生关系。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够使学生一堂课都兴奋起来。
  二、地理课要趣味化
  把地理枯燥知识变成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情境教学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引入环节和完成重难点知识时,教师要设计一个巧妙而实用的教学情境,这对提高课堂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讲青藏铁路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想起了韩红的《天路》这首歌,于是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了音乐、青藏铁路沿线的风光等元素。学生如临其境,学习兴趣很浓。实践一次次证明了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它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欲望,主动地寻找结论。所以情境教学的趣味性更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生一个大的转变,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地理课上真正活跃起来。
  三、地理课要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地理课离不开“生活”这一“源头活水”。把生活引进课堂,课堂教学生活化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基本理念之一。要实现这一理念,地理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让课堂生活化。教师要将教学触角深入到学生生活和他们的经历体验中,让学生感受、领悟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产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如在讲解地球公转的意义时,我先将《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一起探讨这个故事中蕴含着的而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思考过的地理知识,从中引出太阳高度的概念。如果遇到晴天有太阳的日子,就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并画出示意图。还可以要求学生寻找一些直立的事物(如树木、旗杆等)作为观察的目标,利用课外时间仔细观察目标事物影子长短、方向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分析一天中影子长短、方向的变化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例子,多数学生往往无法将它们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铺路、搭桥,如此学生探索的欲望也会随之增强。
  四、地理课要知识化
  这一点也是上好一堂地理课的关键,即地理复杂知识简单化。那么教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带领地理组教师大胆尝试:“精讲”和“精练”。所谓“精讲”就是指教师对基础知识用少而精的语言,抓住中心,揭示教材中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以讲促思,以讲解惑。我们可以通过“精讲”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即动脑、动口、动手等。所谓“精练”,是指练习要少而精。要做到精练,就要精心地挑选练习题。在挑练习题时,要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综合性,而且练习方法要多样化,提高学生练习的效率,使学生在“精练”中强化学习效果。这样每个学生都感觉有“成就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浓。
  以上便是我对地理课有效教学的一点看法,也是学校地理组老师们的观点――“三分之一”模式,即一堂课分三个模块:教师讲解、学生合作探究、练习巩固,以引发老师们对教学的思考,并注重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实证。总之,让学生在地理课上“动”起来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如果我们把思想变成了行动,把理念变成实力,新课程改革就已经有了它实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地理新课程标准.
  [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8.
  [3]新课程评课标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