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效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旺江 路登莲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健词: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有效性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特别是伴随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愈发得到人们的重视、关注。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清晰的讲解、科学的组织、饱满的热情,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高效地利用时间,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学习。
  一、充分的准备
  充分的准备指教师为确保一门课程或一堂课有计划地进行而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谋划。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不是即席演讲,不能靠临场发挥,有效教学要以充分的准备为前提条件。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来看,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1.明确教学目标。
  关于准确的目标应是怎么样的问题,教育者们一直争论不休。教学目标上的模糊也是不争的事实。研究已经表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明了程度不仅与学生的成就存在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学生的满意度存在密切的关系。正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对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提供指导。明确的教学目标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2.对学生分层。
  对学生恰当分出层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教师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综合各次考试成绩、平时表现、智力因素、学科基础,把班内学生分成A、B、C三个组。分组情况单独通知每个学生,做好思想工作,保证学生心情舒畅地按照自己相应的层次投入课堂学习。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通过不同形式测试、考核,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调整。
  3.对教学内容分层。
  数学知识是由数学问题构成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把学生分层外,还要把教学内容分层。一方面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组题,题组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大高潮。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又形成几个由低到高的小高潮。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这样教师可用题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解每组题时,要求A组学生解低档题,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解中档题;争取解高档题;C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解题、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人人都能参与,后进生也有用武之地。通过多层次的教学,各类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较高要求。
  二、科学的组织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学。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学生不愿学、不想学,那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话。研究表明: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对某科学习越感兴趣则学习越有信心,学习结果也会越来越好。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越强。那么怎样的教学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加强小组合作,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成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一直以来,学生学习数学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这样学习的结果是学生的计算能力、解题能力特别强,而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为此,《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要实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要注重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因具有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教学生正确运用,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3.注重课堂作业的布置,减轻学生负担。
  数学课的课后练习,是理解巩固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有选择地安排课后的作业练习,而不要把多做练习作为提高学生成绩的法宝。事实上,学生的作业有相当一部分是机械重复的。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实际精选习题,尽可能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选择不同的习题。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禁止重复作业和无效的“题海战”,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设计精练作业并体现层次,因材施练。作业和练习的设置呈阶梯式,供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使用。
  三、清晰的讲解
  清晰的讲解就是教师清楚地讲授、解释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达到正确地理解、牢固地掌握和顺利地应用或迁移。教学是传授知识、开发智能、培养能力、发展情感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等,增进其知识、培养其能力和熏陶其情感。因此,教学必须做到清楚明了。教育实践和大量研究表明,教学清晰明了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策略。
  四、饱满的热情
  饱满的热情指教师教学时通过语言、情感、动作等显示自己爱学科、爱教学、爱学生的热情,使教学充满感染力、影响力。教学是师生参与的智力活动,虽然课堂教学环境主要是信息、知识环境,要实现认知的目标,但教学总是在师生一定的情绪背景下进行的,师生的情绪状态这一智力活动的动力因素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效率。
  综上所述,有效的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清晰的讲解、饱满的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关心、爱护、信任、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友谊,形成融洽的关系,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对学习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投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6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