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芙蓉

  摘要: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以及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各重点中学在不断地扩班,其结果导致生源的质量逐年下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个性差异越来越大,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分层教学,是指在班级内部实行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相适应的,着眼于学生分层提高的教学策略。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协调教学目标和要求,使教学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中的易变因素,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相适应,通过对学生实行异质编组或同质编组,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以达到各类学生产生共振效应,使各类学生的素质达到分层目标的教学方法。
  
  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个别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和个性特征上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及生理方面。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素质及能力的差异,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情况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顾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差异,以为教学就是把学生聚在一起上课,势必造成“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
  
  三、怎样进行分层教学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如接手新班后,我先了解学生以前的成绩,经过一个月的授课,出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班级进行测验,再根据平时上课听讲、演板、做作业的情况把学生分为A、B、C组,其中A组为基础较差的,B组为基础较好又愿意学习的,C组为综合表现优秀的。因为学生都有自尊,所以这个分组名单只有我知道。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由于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学习目的性、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要求,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提高预习效果。教师可要求A组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尝试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的地方作个记号,带着问题听课;B组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会仿效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并据此完成练习题,受阻时,能自觉复习旧知识来解决问题;C组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主动推导定理、公式,先行独立解答例题和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课堂提问既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还能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对A组学生,在课堂上我尽量让他们回答较为基本或较浅的问题;B组学生属可塑性很强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尽量给他们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斗志;对C层学生,让他们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有时对他们故意施加压力,训练其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即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识记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分析三个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角色意识,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达到个体的发展,整体的优化。这样可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唤起求知欲,增进自信心。这不但是分层教学的手段,而且是分层教学区别一般教学的显著标志。
  分层练习、分层作业是分层教学面向差异,区别对待的重要方面。我向三个层次学生布置三种层次的练习作业:A 组:基础题+补缺补差题,B 组:基础题,C 组:基础题+提高题。编选好层次题是保证分练效果的关键。教师应对课本习题和配套的同步练习精加工、巧处理。每个题要亲自先做一遍,了解哪些题容易出错,哪些题较综合,哪些属于一题多解,在确定之前,还要反复推敲,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增、删、添、换、并、改”加工,力求使每道习题都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和层次性,适合各层学生的练习需要,然后分层落实到各组学生。作业布置上教师应按教材的大纲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层次的不同,把每天的作业都分成“最低要求”、“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三部分。在一般情况下,把基础知识题作为“最低要求”,需要一定技能才能解决的题作为“一般要求”,而需要较高能力才能解答的题就作为“较高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发现学生有对自己降低要求的趋势时,教师就可以适当把一部分低一个层次的题“变作”高一个层次的题。总之,教师应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作为调整标准。
  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但考试成绩总是有好有坏,尤其是A层的学生的成绩一般都比较差,成绩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考试中我采取了这样的命题方法;对于基础知识命题要求完全一样,主要是检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稍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则根据各层学生的具体实际来进行命题,往往是B层的中档题作为A层的难题,C层的中档题作为B层的难题,C层的必做题作为B层的选做题。另外,我允许高层次的学生选择低一个层次的考试进行测试,当然,低层次的学生如果敢于向高一层次的考题挑战那就更好了。总之,如果学生都能得到相对的高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信心是很有好处和帮助的。
  “分层教学、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生学习的心理品质、学习能力、个体层次差异、数学教育发展的前瞻性,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情况组织教学,因而极大地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中来。分层教学发展的方向是以给学生学习成功的回报来正向激励学生。教师改变过去那种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统一的授课方式、统一的作业、统一的考试的做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各层次的学生只要按相应的要求去做,努力完成各自的练习,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的质量就会有保证。因此,实施分层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值得大面积推广。
  
  参考文献:
  [1]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上海教育出版社.
  [2]冯忠良.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巴班斯基著.吴文凯等译.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