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十年博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
  策划人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2001年以来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围绕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这两种看似矛盾却相辅相成的教学方式,广大中小学教师展开了深入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讨,在盲从、困惑、反思中博弈了整整十年。如今,历史已进入了又一个十年的开端,我们有必要对这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方式继续进行回顾和研讨,充分认识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信息传递方式,理解两者本身无所谓优与劣、先进与落后的区别,认清这两种学习方式各自的特征、优势和不足,从而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二者有效融合、优势互补,成为课堂教学的双翼,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袁玉霞)
  
  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体验学习、研究学习,是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接受性学习是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为特征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技能。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对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从熟知名词,认知概念,实践探索,取舍争斗,优势互补,合力探索,经历了十年博弈。对十年博弈历程的回顾,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树立课程改革的信心,担当起深化改革的使命。笔者就此发表一孔之见,作为抛砖引玉。
  一、十年博弈的背景分析与过程展示
  人们习惯把接受性学习纳入传统的学习方式范畴,而探究性学习纳入新课程的学习方式范畴。它们之间的博弈也由此而展开,博弈的过程与所处的背景是分不开的。把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之间的博弈放在所处的背景中分析,对提升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本质认识,以及认清它们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引发背景,接受性学习的否定期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爆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语文教育问题大讨论,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这场大讨论参加人数之多,涉及面之广,讨论之热烈,研究之深,持续时间之长,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还是首次。接受性学习是本次讨论过程中屡遭批驳的对象之一。教师的教法引领着学生的学法,有怎样的教法就会有怎样的学法产生。所以,语文课堂中一贯以教师串讲式或启发问答式为主要教学方法引领下的“低效的僵死的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成了众矢之的。
  2.迷茫背景,探究性学习的倡导期
  接受性学习被完全否定,用什么新的学习方式取而代之,成了世纪之交语文教学大讨论后直面的问题,教师翘首企盼。世纪之初(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终于颁布了。新课标全新的理念,以人为本的设计,使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三维”(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三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特别吸引眼球,教师兴奋得似乎预见到了语文教学新的美好蓝图。“探究性学习”成为语文教学的时髦追求。专家指导下的由骨干教师演绎的“探究性学习”新课堂相继出炉,热闹非凡。这些课多数被后人称为“语文游戏课”“语文科学课”“语文思品课”“得‘意’忘‘言’课”“人文挖洞课”等。激情过后,带来的是苦恼,课堂热闹了,理念创新了,设计大胆、教学开放了,而事实上学生语文素养未见提升,反而有所下降。语文教学再次遭非议。教师们心里明白,回头是死路,该怎么走下去?教师迷糊了。这个过程大致发生在第一轮实验的中后期。
  3.争辩背景,两种学法的磨合期
  按受性学习不能用,探究性学习不会用,怎么办?这时教师们发现一批被称之为新中国语文“第二代名师”(他们成名于九十年代,一方面是他们的课上得非常精彩,对经验、理论有很好的诠释力,另一方面他们或在阅读教学,或在作文教学方面有自己较为系统的实践和成绩。他们的语文要有情趣、作文应该先教技法、语文课就是朗读课等理念几乎达到了人尽皆知的程度,其中代表有于永正、靳家彦、贾志敏、支玉恒等悄然登场。他们的身影又重现在语文教学的各种场合。或讲座或上示范课,释放出一种既不是“回归”,也不完全“创新”的中性信息。曾有人议论说:“这是‘守旧派’和‘改革派’的较量,鹿死谁手未见分晓。”事实并非像议论的那样,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凭借他们的语文深厚“功底”矫正语文教学的矫枉过正,预防工具性和人文性“钟摆”的重演,寻回语文教学的本真。当中唇枪舌剑、拉锯战的发生也是难免的,但并未出现混乱场面。这段时期大致发生在2004至2007年间。
  4.合一背景,两种教法的融合期
  争辩之后是明晰,迷茫之后是清晰。尽管这种“明晰”和“清晰”只是相对而言,但来之不易,它代表了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如,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部分内容和条款提出了调整的建议,把“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实语文素养中;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等;提出了“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目标。钟启泉先生还发表了非常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与展望》一文。对教学中的“非语文”“泛语文”等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并没法阻止。对“语文性”有了相对比较统一的新认识等。如,语文知识和技能在语文素养中的地位,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的功能,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处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与改进。具体表现在,2008年10月在江西南昌举办的全国第七次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评课标准中提出了“整合三维目标,突出年段语言训练目标”“内容拓展适当、有效”“写字、听说、阅读、练笔训练扎实”等。首次表明了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崔峦会长在闭幕式上还针对“阶段性目标不明(年段目标缺位和越位现象严重)”,“找不准教学的起点”等提出了严厉地警告。
  至今语文新课程改革只能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标准正在修订,改革还在强有力的推进,教学改革的背景还会持续变迁。回顾十年来小学语文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一波三折的博弈过程,对于理解,如今语文教学之所以能回归思考和解决“教什么”,“该怎么教”等基本问题上来,说明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越来越接近语文教学的本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十年博弈后的教学有效对策思考
  1.语文教学要兼顾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方法
  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它的学习比较吻合接受性学习要求。很多知识性内容要采取“接受性”学习方法进行。有些概念、言语信息或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听讲、阅读等方式就能掌握。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决定了语文教学要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中,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从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厚的精神养料,强化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逐渐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生命质量。探究性学习的优势在于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它渗透于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而接受性学习则更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严谨的思维方式和注意力。在积累间接知识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其效率之高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
  2.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师的教法,促进学生学法的转换
  从课堂的组织形式来看,一般认为,接受性学习重在教法,探究性学习重在学法。教师的天职是在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是教学过程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发展。教学过程的根本矛盾,不是教师与学生的矛盾,而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的矛盾。在教学中,教师作为矛盾转化条件,带领学生以某种适宜的活动方式,将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接”起来,实现前者对后者的转化,从而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的矛盾得以解决。这种转化方式目前还没有引起教师的广泛关注。所以,不管是接受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任何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都是教法与学法相结合。
  3.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应该互相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接受性学习比较适用于言语信息的掌握,适用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而探究性学习对于单纯掌握知识来讲不是最适宜的,主要适合于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从教学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教学中是找不出与之完全吻合的教学行为,教学中更多存在的是既非此也非彼的中间成分在发挥着作用。而且就某一内容的学习不能说用“接受性学习”或用“探究性学习”,最多只能说主要采取何种学习方式。如,探究性学习,它离不开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储备,否则探究会成为无本之木。再说,探究过程也需要知识和技能的及时补充,否则探究就无法持续,而这些知识与技能主要来源于接受性学习。反之,接受性学习过程也离不开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否则知识技能也难以内化。因此,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探究性学习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精品”,它浓缩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但要牢记,创新以继承为基础,继承以创新为方向。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否定接受性学习,而是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40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