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角色定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花年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化,学校的支持与保障是关键。通过几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与探索,我认为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中应做到内外兼顾:对内调整好课堂知识结构、知识外延及教师配备;对外调动教师内动力、调整学科整合、激发家长的参与,这样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化。
  
  一、内调三点
  
  1.调整课堂结构――找准知识点
  以往的课堂在激趣上下功夫,可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并不缺少好奇,关键是怎么把兴趣延续下去,他们缺少的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勇气。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需要注重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和研究问题的能力,简化结构,浓缩知识精华,能在课前完成的就决不占用课堂时间。
  
  2.调整知识外延――抓住切入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功夫在课外,立足学科教材,注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同年级学科教材及教师集中在一起,挖掘教材中可拓展的资源,做好知识链接,既要实现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挖掘,又要拓展学生对其他领域的探索。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在实践活动研究中可让学生自由选择,采用菜单式操作,必要时还可打破班级界限,实现人本化。
  
  3.调整教师配备――形成辐射点
  随着课程的进一步推进,仅靠少数教师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难走向深入、有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不稳定性是目前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当前,新课程改革增加了新学科,部分学科还增加了课时,可教师的编制有限,从而使专职教师队伍难以保障。因此,学校进行了又一次改革,在师资配备上形成了专职教师、班主任、课任教师并存的格局,我校则采用“一专两兼三参”模式:每年组设一名专职指导教师,负责年级综合主题方案的研发、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班主任及计算机教师为兼职辅导教师,负责安全管理、实施、配合;每个主题涉及的学科教师、中层领导、家长为参谋团,参与、辅助开展实践活动。
  这样便从纵向与横向层面,形成立体的、交叉的、开放的梯型组织系统,真正让所有的教师都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者和指导者。我校还首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为教师专业发展、各类培训提供了方便。
  
  二、外调三力
  
  1.调动教师内驱力
  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小组,全面负责该课程的考核与指导。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管理考评制度。特别是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工作量,超出课时则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补助。
  业务上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每位教师都能理解该课程开设的价值,提高主动性和责任感,掌握根本方法和技能。
  
  2.增强学科整合力
  在小学低段,学生受年龄、活动能力、活动区域的限制,“大主题,长作业”的实践活动肯定搞不起来。而在思品课中有很多适合儿童的“小主题,短作业”的活动内容,有待教师开发。
  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相整合,正是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也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扩大了一层外延。对于低年级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要引导学生动起来,如演一演课本剧,从而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让学生认识到基本合作。课外,教师可鼓励学生把自己学会的课文认真有感情地读给家长听,把听到的好听故事讲给爷爷奶奶听;跟着爸爸妈妈多走走看看,同时把见到的并且记住了的新字写下来放进“成长袋”,把觉得新鲜的事物带到学校来与小伙伴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低年级学生“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虽然这些实践活动不起眼,但它能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
  基于“动起来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的理念,教师在数学课上可让刚学数学的孩子先摆一摆再算一算;学计量单位时量一量,称一称;动手排一排,找规律;到生活中去统计,等等。在学习音乐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理解的音乐内容、情绪,通过敲一敲、弹一弹把握节奏、音高,在社区活动、学校传统活动中把学到的技能运用起来。在体育课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把握运动的技巧。
  
  3.凭借家长参与力
  家长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是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过程中不容忽视而又经常被忽略的一个群体。
  教师可利用每期一次的家长会把本课程开设以来的基本情况和学生的成长过程向家长展示,引导家长逐步认识、体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在活动策划之初,邀请家长共同为综合实践活动出谋划策,使他们了解最新的活动动态;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困难,大胆求助家长,给予其成就感;创造机会,让家长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
  家长群体是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的校外资源,学校可以建立家长资源库,并长期保持与家长的联系,不要因为学生的升学、转学而浪费有价值的可用资源。家长指导的层次与水平会影响学生探究的深度,但教师始终是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不能因为家长的参与指导而放松自己对学生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因其“综合”的特性而具有无比宽泛的外延,将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特点。教师只要掌握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欲望、态度、理解等评价信息,就会有助于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的情况改进和调整指导。当然,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还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学校、社会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会。我们期待着有更好的做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挥它独特的魅力,永葆强劲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2]教育心理学.
  [3]汪明春.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的整合策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4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