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状况及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钱 颖

  摘要: 高中化学学习有别于初中化学,有些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并不适应,本文就此对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状况调查及应对策略作了研究。
  关键词: 高一化学 学习状况 对策
  
  一、学习状况
  
  高一是使学生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学习,进一步保持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这段时间内做好学生的工作,对于避免学生出现成绩分化和下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通过对我校高一学生的调查,发现:
  1.影响高一化学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在学生本人的学习目的、学习基础、教师的学识、人格魅力等。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思想比较严重。这必然导致兴趣难以持久、学习劲头不足的不良后果。
  2.高一新生结束了初中毕业紧张的复习考试阶段,一迈进高中门槛,在心理上、身体上有一种疲惫的感觉,加上高一是高中的起始阶段,距离高中毕业还有三年时间,自身压力较小,这些是导致学生动力不足、自主学习时间较少的原因之一。同时,这一阶段是学生成绩容易出现分化的时期。
  3.能够升入高中,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相当的学习能力,高一阶段的新生在潜意识里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普遍比较乐观,认为自己在初中积累的学习经验足以应付高中的学习,心理上有踌躇满志的良好感受,稍有挫折,这种脆弱的自信就会产生动摇,并导致兴趣丧失。
  4.学生大多已经适应了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当学习的内容、目标、环境的改变而引发教师教法发生改变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会因没能及时进行调整而导致成绩下滑,学习兴趣降低。
  5.学生对化学实验特别感兴趣,因此化学实验和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其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
  
  二、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保持持久浓厚的兴趣。
  良好的动机是动力的源泉,同样,正确的学习目的是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源泉。高一学生一入学,教师就应该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化学自身的德育功能,加大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的力度。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维系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为今后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2.重视实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呢?从化学的特点看,主要包括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其中观察能力是基础,思维能力是核心,实验能力是关键,自学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喜欢化学实验的特点,使学生通过五颜六色、变化无穷的实验现象,以物质结构和反应规律为依据,以性质为中心,深入探讨事物的实质,消除学生对化学的畏惧心理,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做既能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又能增强教学的说理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同时,实验教学中要注意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为主体原则,主要通过实验质疑、探索进行教学,鲜明地体现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点拨、评价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实验、探索、推理、归纳、总结、练习,即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进行活动,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现行教材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只起到验证和示范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其中一部分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探索中认识事物,获取知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使其学会主动探索问题的方法,也就可以改变化学课那种听得懂、不愿记、不会做的局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在高中的起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实践中,摒弃“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构建逻辑关系明确、多层次、开放的课堂知识体系,发展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应该有意识地使用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实验中设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能够打破习惯性思路,提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一题多解”,提倡“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注意多种联想能力的培养。因为化学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能力,所以在化学实验和教学过程中,可以强化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例如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①要在实验中添加酸液,装置应如何改进?
  ②若想使反应随时开始或停止,如何改进装置?
  ③不用大试管、长颈漏斗,选用其他仪器,如U形管,如何设计装置?
  ④还可以用什么仪器代替完成反应?
  通过启发探讨,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4.分化知识难点,循序渐进。
  知识中的难点往往是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因难点无法突破和理解而丧失信心、失去兴趣。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把知识难点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如对于元素周期表的认知,由于初中学过这方面的初步知识,因而在适当时候可以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元素周期率时减少陌生感,从而降低接受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5.努力创设“情境教学”环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①问题要小而具体,②问题要新而有趣,③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④问题要有启发性,⑤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原有的认知水平。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具有的知识经验有关,只有那些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东西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提出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由启而愤”、“由启而悱”的状态。
  总之,对于刚跨入高中大门的学子,在高一这个起始的阶段,其学习是特殊而重要的,教师要重视研究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法和学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保持化学学习持久的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如此学生的学习化学能力就会明显增强,学习成绩也就会明显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26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