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小学课程设置中的体育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邹 兴

  摘要: 体育教育属于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推动性因素。本文通过对目前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现状分析,提出了一些思考,并介绍了在实践小学体育课中需要掌握并加以正确运用的一些原则。
  关键词: 小学课程 体育教学 原则
  
  小学体育教育是学生系统性学习体育的开始,也是养成体育锻炼兴趣的重要启蒙阶段,它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独特的机会,就是在孩子进行运动过程中,如跑步、转弯、扭曲、追逐、投掷、跳跃和平衡等体育活动中让学生获得喜悦,忘记烦恼,并进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信心。在体育锻炼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参与和他人的团队合作,在合作中明白团结与协作的重要作用。同时体育课应该让儿童全身心地放松。但现有的体育教育计划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活动,尽管与早期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相比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当前教学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小学体育课首先应该满足儿童的需要,满足他们所期待的喜悦的心情。
  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及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来看,提高体育课课时在所有学科的课程比重无疑是必要而迫切的。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交流的机会,并在这种学习中增强学习的信心。体育课程教学中我们鼓励每个学生发展各自特长,促进其树立对体育的积极心态,从而使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良好学习状态也将有利于促进其在其他学科中的学习。举例来说,从学习内容上来看,在体育课教学中学习的一部分内容,如估算、测量和阅读简单的地图,也可以应用到他科目;从学习方式方法上来看,体育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和养成的吃苦精神、团结精神同样有助于促进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
  小学体育教学应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各学校在具体执行时除需遵守一定的原则外,可根据自身实际,做到专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这些需要时刻遵守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享受体育锻炼。表现在儿童对待体育课的态度上,即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认为参与体育课程学习是一种崇
  高的享受,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正确地认识体育学习对自身乃至民族和国家的意义。
  二、丰富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应该通过不断增加和调整教学内容与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参与质量,为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养成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师应发挥课程教学的带动作用。教师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教学中的示范性的动作。这样做可以提高儿童参与的热情,同时也便于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良好的形象美。教师的示范教学可使得以前高不可探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易学,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提高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同样应该遵从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转变和提升过程。由于学生年龄和生理的特征,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一开始时应通过游戏性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根据学生的身体成长、年龄和知识的积累逐渐提升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
  五、营造适于学生学习的竞争性体育教学环境。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征,因而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一些竞争性的教学内容,如篮球、足球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同时要告诫学生学会尊重对手,同时促进其养成协同合作的精神。同时,竞争的压力也可制造一定的障碍,为学生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机会。
  六、提供一个相对平衡的接触和非接触式的活动。在个别儿童需要时,应考虑选择合适的活动。举例来说,让一些孩子选择非接触式活动,让他们享受这些活动,也可以专门为一些孩子修改活动规则,以适应他们的需要。
  七、为每名孩子提供感受成就的机会。这是至关重要的是,孩子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对自己感到满意,并有成就感,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励学生继续参与体育活动。
  八、提供的活动应该一视同仁地适用于女孩和男孩。体育活动最好让性别差异消失,甚至为了这个目的可以修改活动的规则,尽量避免单一性别的体育活动,促进群体性活动的参与和教学。
  以上八点小学体育教学中需遵守的原则是我们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的经验所得,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反复应用并多次得到检验的重要原则,因而这些原则对我们今后的小学体育教学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需说明的是,这八条原则不是绝对而固定不变的,因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应坚持总的原则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丰富性、趣味性和竞争性,进一步促进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将小学体育课程打造成优质课程。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大辞典.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12.
  [2]体育与健康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0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