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酒店专业课堂教学设计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忠红

  摘 要:结合酒店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从教材的二度开发、以任务为主线、革新教学手段等方面论述了课堂教学设计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能力目标 任务 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根本,这一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然惯性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主导,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依然停留在理论阶段与认识层面上,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实践要求相去甚远。所以改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每一位从事高职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培养学生有许多教学环节,如课堂教学、实训教学、课外作业、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但是课堂教学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战场,问题是如何将“传道、授业、解惑”赋予全新的内涵,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符合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是贯彻高职人才能力培养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一、实施教材的二度开发,充分突出课堂教学能力目标
  
  所谓教材的“二度开发”,就是教师在教一门课程的时候,首先要研究这个课程培养方向是什么,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弄清这个问题后,接下来就是要对教材做出判断,判断教材是否具有行业的前瞻性,判断教材是否适应自己的学生。不能完全按照已有的教材知识体系,按部就班地讲解。高职酒店专业在实施教材二度开发时,应充分突出课堂教学能力目标。所谓能力目标,就是通过本次课堂的学习,学生能用××,做××,解决××问题。能力目标的描述要求具体、实际、可检验。围绕这个目标要求,教师可以依据现有教材,以酒店专业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岗位模块为内容,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使教材适合岗位需要,适合就业需要,适合实践能力需要。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整合后的教材在内容上有丰富的内涵和新意,有相应的辅助教材及丰富的阅读教材供学生学习参考。对课程主题内容明确,包括这堂课的主要内容,与前面课程的联系,对后续课程的作用。而且要让学生了解学习后可以最终形成哪种能力,这样,从专业培养的最终能力目标入手,课堂教学就变得意图明确,行之有效。
  
  二、以任务为主线,实现课堂教与学的互动
  
  以任务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实质上是让学生通过完成某个具体任务来实现能力的培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基本是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在设计任务计划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互相转化。以任务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授课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教学是从概念出发,从抽象到具体,而以任务为主线的教学方式,打破了“先学后做”的习惯,采取有效的“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的方式,使课堂上单向信息传递变为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能力,探索知识,总结经验,从而形成抽象概念,这种教学策略非常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例如,讲到饭店组织机构这一章,按照通常的讲课方式应该先给学生讲解什么是组织机构,饭店组织机构的形式,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及影响组织机构设置的因素等等,然后举一些案例,布置课后作业。课程的这种讲法是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堂教学模式,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概念引入,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上没有体现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以任务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确定能力目标。备课时教师自己首先要明确本次课程的能力目标,然后根据这个能力目标设计本课程能力训练的任务。比如上面讲到的组织机构章节,能力目标可以定为:能用课本上的知识,根据所给的背景条件,对指定的部门设计初步的组织机构图。
  其次,以直观案例引入。目标确定以后,教师在课堂上先以精彩的实践案例引入,以知识的实际应用在案例中埋伏各种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提出要让学生完成的任务。
  然后,让学生完成本次课程的任务。可能的步骤:
  1.分组讨论该项任务如何完成,制定一个工作计划,分工合作;
  2.学生按照计划分工后,各自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3.为了避免与案例中出现类似的问题,学生必须学习教材上的有关知识,还要查阅教材以外的有关资料,分析任务的背景条件及要求;
  4.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讨论并确定最优解决方案;
  5.归纳由任务引出的知识(如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影响组织机构设置的因素,组织机构的形式等),总结并熟记;
  6.评价自己及同伴的工作成绩和为团队做出的贡献;
  最后,教师进行评估总结。在教师指导下总结各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和获得的成绩,找出哪些方面是值得肯定的,继续保持;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帮助学生共同分析原因,由学生改进工作任务。同时系统地归纳通过完成任务引出来的相关知识,并掌握这些知识。这样,课程实施有明确的能力目标,由实际案例引入,以任务为载体,学生是课程教学过程的主体,既有能力训练又有知识的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组织学生探讨,协调解决问题。要引导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任务的全过程,使学生通过任务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体会到参与成功带来的喜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中都各有所获,这样远比传统教学设计中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结论要深刻得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
  任务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做好总结,这是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总结不仅是对所学内容的浓缩、整理、梳理出来相关的需要学生们掌握的理论知识点、重点、难点,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教师在总结时通过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具体表现,在评价中传达一个信息:应该如何做事,应该怎样做人。通过完成一次任务,学生们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于生产实践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明白与人交往、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这样的课堂效果既让学生学会了专业技能,又实践了高职教育“软能力”的培养。
  
  三、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超越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需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需要积累教学经验,也需要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教师在应用教育技术的过程中,要继承粉笔和黑板优点,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克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知识远离生活的弊端,超越课堂教学。例如讲到饭店前厅的环境设计,尽管教师花了很大力气,仍有不少学生云里雾中,一知半解。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容易地解决该难题:教师可以把自己收集到的前厅环境设计的图片一一展示给学生观看,边看边讲解,还可以集各家所长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以真实的实践画面,丰富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增加了学生的感知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了广阔的外部世界,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连接”。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对高职教育理念有深刻的理解,是否勇于摒弃长期形成的教学模式,面向学生,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能力培养上来,教学设计由教师“备课”逐渐过渡到师生共同完成任务上,职业教育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课堂教学才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17-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7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