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细节使课堂更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宜俊

  金秋时节,雨润花香。从学校初赛到县上复赛再到全市决赛,我先后聆听了36节高中优质课竞赛,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令人击节赞叹。新课改理念洗礼下的高中语文老师已新装上阵,语文教学的园地里呈现出生机勃勃、百花争艳的喜人气象。选手们精湛的教学艺术很好地诠释了教学细节,可以使有效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也自然引发了自己对有效课堂教学背景下关于教学细节的几点思考。
  一、精心预设:细节使课堂焕发异彩
  切实有效地推进高中新课改,不仅需要教学理念的转变,更需要将教学理念落实到每个教学细节中,教学细节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细节与教学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如果说,教学细节是“花朵”的话,教学理念就是给它提供生长养料的“土壤”。正如“土壤”的贫瘠与丰腴,决定着“花朵”的枯瘦与鲜嫩一样,教学理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着教学细节的精彩与平庸,也决定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对细节的处理,既是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杆”,更是测定好课的“天平”。
  设计细节时,要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三个预设”:一是预设“主问题”。以“妙在这一问”的主问题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是把课堂聚焦到教学的关键之处的有效方法。由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有内在的牵引力,既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又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因而成为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和突破口。有了“主问题”,就能牵动对课文的整体阅读,就能建构以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的课堂活动,就能有效地克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种种弊端,让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结构和细节脱颖而出。二是预设“弹性区”。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前”的产物,因为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存在着复杂性与差异性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人,课堂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动态“场”,因此,课前的预设应该充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多采取并联型的网状设计,由此才会“有容乃大”,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为学生的生成与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三是预设“应急案”。制订应急预案,胸有成竹地从容应对变化。可以对过程多作假设:学生会怎么想?会如何说?我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拟些情景,多估计些情况,多预备好辅助性小问题和点拨诱导小计策,使预设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精心预设,要加强对文本的深入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教学抓住了文化层面上的细节开发,也就等于抓住了阅读教学的“牛鼻子”。因此,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把持文本的“文化细节”,涵咏“文心”,把握“文脉”,捕捉“文眼”,艺术地进行文本的二度开发和智慧生成。只有教学目标清晰,才能正确定位教学细节,避免教学陷于枝节而不能自拔。教学细节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就类似于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教学细节就是“地球”,始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个“太阳”运转,不能脱离轨道,只有如此,教学细节才具有价值和功效。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是催生精彩、创造精彩的“前奏”,精心设计的教学细节能使课堂焕发异彩。当然,细节的设计源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源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巧妙利用。
  在全市决赛课上,出现12位教师教同一篇课文《说“木叶”》的场景,张霞老师很好地把握了教学细节,一开始就从三首关于描写“木叶”的诗入手,牢牢地抓住场景中的一个“木”字,整堂课以“木”统领全程,顺藤摸瓜,展开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课堂活动。教师先是让学生品读“木”的艺术特征,然后巧妙地引出诗歌的暗示性问题,接着以两首描写“舟”的诗和两首咏梅词进行恰当的拓展训练,渗透学法指导,水到渠成地指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整堂课学生活动充分、教师点拨巧妙,亮点频频,十分精彩。
  二、善于捕捉:细节使课堂闪烁智慧
  在课堂教学中有这样几类教学细节是需要我们关注和捕捉的:一是文本潜在的教学细节,如文本的空白处、隐含处、关键处、延伸处、情感处等;二是文本对话的教学细节,包括教师对文本“内核”的独特建构和智慧生成,对语言范式的敏感把握,学生对文本词句的独到感受和理解,以及教学进程中师生对文本的深度开发、深层探究等;三是教学互动的教学细节,如师生、生生互动产生的生成信息,师生深层对话中出现的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别出心裁的想法和标新立异的构思等;四是课堂情境的教学细节,如教学节奏和意境的波动和转换,教学资源的再生与组合,学生课堂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体验状态,学习轻松度、融洽度、谐调度等;五是特别行为的教学细节,如学生的课堂异常反应,突发或偶发事件、学生个性情绪或情感的爆发等。课堂如战场,教学细节的捕捉常常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难以一概而论。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细节,优化教学,使课堂闪烁教学智慧。方法如:在偶发事件中捕捉细节;在拓展迁移中捕捉细节;在课堂倾听中捕捉细节;在语言实践中捕捉细节;在质疑问难中捕捉细节;在错误产生中捕捉细节,等等。只要善于用特有的教学机智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从小入手,以小见大,就会创造出美丽的课堂。细节虽小,却能投射出教学的大智慧,处理好教学细节,让细节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我们的课堂就不会枯燥无味,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宏观抓框架,微观抓细节历来是进行课堂教学构想的基本准则。整体环节与教学细节是纲与目的关系,分别指向于对课堂教学的规划思考和具体做法。课堂教学如能把环节和细节都处理得比较恰当、合理,环节设计精巧,细节处理精彩,那么,成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曹磊老师在教《纪念刘和珍君》时,有学生提出:“‘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前面又说‘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做流言的种子’,鲁迅用了三个‘恶意’,似乎太多了。再说,‘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也不应该,中国人不都是坏的。”显然这位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教师立即给予热情鼓励,及时捕捉这一闪光的教学细节,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辨别讨论,用这种闪烁的火花点燃其他同学的思考激情,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整个课堂充满无限生机。经过热烈讨论,大家认为“有恶意”、“无恶意”的“恶意”是指坏心思、坏心眼,而“以最坏的恶意”中的“恶意”是指最坏的设想、最坏的估计,并不是对中国人有恶意。鲁迅先生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怎么可能对所有中国人有看法呢?显然,作者推测的“中国人”是指那些“下劣”、“凶残”到使他难以预料的反动派及其走狗,以此来揭露他们远比自己推测还要坏得多的嘴脸。这是先生气愤到极点、悲哀到极点时喷出来的话,表达语气更加强烈。
  三、巧妙生成:细节使课堂充满魅力
  如果说及时捕捉细节是一个教师的“教学自觉”的话,那么有效利用和巧妙生成细节则是一个教师“教学智慧”的显现。因此,捕捉固然不可少,生成其实更关键。课堂生成信息一般分为“亮点”、“异点”、“误点”三类,其处理方式也不一样。一是捕捉“亮点”资源,让智慧闪耀光芒。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张晓堂老师教《陈情表》一文时,有位学生认为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垂危情景如果还不能打动晋武帝,那还能谈得上他是以“孝”治天下吗?教师顺势抓住这个“亮点”说:“是啊,如果标榜自己以‘孝’治天下的晋武帝在这样的状况下还不同意李密辞谢呢?到底李密是以何‘情’打动晋武帝的?”学生的情感之窗与创造性思维被一下子敲响与打开,精彩纷呈地发表见解。善良的心灵,真挚的情感,听来令人感动,真正达到了“以文载道”的境界。二是引发“异点”争论,让创新火花迸发。事不论不清,理不辩不明。争论可以培养发散思维,提高思维品质。马晓芳老师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引导学生分析别里科夫的心理感受用“慌”和“怕”哪个好?有的学生认为这两个字都不准确,太片面。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场课堂辩论展开了。经过争辩后,大家共同认为别里科夫的心理更复杂,用“慌”和“怕”都不能全面概括其状态。一场争论,不但使学生得到了一次发散思维的训练,而且还收获了一个创新的见解。三是挖掘“误点”价值,让思想不再迷失。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看似错误、片面的观点,往往具有潜在的价值,若能巧加点化,差错就会演变为一次新的学习。王晓娜老师在教《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抓住“唯君图之”中的“唯”字提问,有个学生回答:“唯一。”王老师不表态反问道:“那就是说可以译为唯一有您考虑这件事了,这样看来要解除郑国的危急,反而得秦伯操心了。”同学们都笑了。王老师敏锐地抓住“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内容,以“唯”的理解切入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研读,最终让学生明白:“唯”在这里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而已,这种请求语气让秦伯觉得烛之武忠心耿耿,不能不信。这些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细节使课堂充满魅力。课堂有了这些美妙的教学细节,课文才能如清水汩汩而出的泉眼,用语文的甘泉滋润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才会不时地掀起一片片迷人的小“涟漪”,最终荡漾成一道道亮丽的教学风景,演绎成一堂堂动人的精彩课堂。
  当然,要打造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仅靠教学细节还是不够的。课堂教学是否精彩,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个人素质。只有教师的专业素养高深,教学精彩乃至人生精彩,才能成就有效教学。而要真正打造有效课堂,一要开阔文化视野。文化视野开阔、人文底蕴丰厚的教师,会高屋建瓴地解读文本,会充满智慧地驾驭课堂,并以他们丰厚的人文底蕴和广阔的文化视野,在学生纯净的心灵土壤中埋下一颗颗美丽善良的种子,让学生终生受益。二要增强理论研修。一个老师不仅要知道自己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要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教。特别是处于教学“高原期”的教师,要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仅凭已有的经验和自觉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依靠自身教育理论研修。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永远独立潮头,走向成功。三要丰富文学素养。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定是一个文学根基和文学素养深厚的读书人。读书,就要读经典,学精品,看名著,唯此,你的文学“内存”才能高质量、高格调、高品位,你才能拥有过人的解读和处理文本的智慧,才能具有敏锐的语感、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深受熏染和震撼。四要练好教学“内功”。教学功力的高低,决定课堂教学的优劣,一个优秀的教师要不断提升和锻造自己,炼出“真金”,点亮课堂,达到有效教学的理想境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9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