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人转打造辽宁乡村旅游文化品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东北地区幅员辽阔,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随着近年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以文化遗产为主体的旅游行业也在不断壮大。其中最具典型的便是辽宁乡村旅游中的二人转的文化品牌,因此本文通过对该行业的分析,针对本题作出以下论述内容。
关键字:二人转;辽宁;乡村旅游;文化品牌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186-1
前言
旅游业无疑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GDP贡献者,为当地的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业也在向着品牌化、文化内涵等方面发展,其中异军突起的就是以乡村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产业,也在向着品牌化、综合化等方面发展。我国东北地区的乡村旅游业在最近几年内有着长足的发展,然而如何在打造一个能够代表东北地区的文化品牌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二人转这一文化艺术形式已经有着近两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国内也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艺术种类,因此以二人转来打造辽宁乡村旅游文化品牌是具有实际意义与价值的。
一、用二人转打造辽宁省旅游文化品牌的重要性
在旅游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增强当地旅游行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困扰当地官员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实表明,如果能够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开拓出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那么对于当地的旅游产业必定是具有极大帮助的。随着赵本山的影响在我国范围内的逐渐扩大,也将东北文化散播到了全国范围内,因此以二人转这种有强大号召力的艺术类型为品牌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二、用二人转打造辽宁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具体策略
(一)准确认识二人转的艺术形态与特色
首先,我们应该从二人转的艺术形态来对其有个清楚地认识。二人转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具有浓厚地域性的艺术文化种类,也可以说是东北地区的俗文化,是当地民俗、风俗的一种体现。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二人转的艺术表演中具有浓重的庸俗性与低俗性的特征,在社会变革的情况下,民众的价值观与观赏观都会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也正是因为这些,二人转“劣根”的发展有了滋生的环境。基于这些认识,再利用二人转来打造辽宁乡村旅游文化品牌时,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艺术的升华,但是也不意味着将原有的二人转形式或者内容都一并摒弃。
从文学特色上来看,二人转的文学特性表现在二人转语言魅力,它能够耿直而又机智的表达东北人的心声,通过通俗直白的语言,往往最能表达东北人民的情感内容。同时正是由于二人转的这种通俗的语言特色使二人转在我国民族艺术中占据了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也应该是我们日后发展二人转、创作新作品的突破方向。
(二)正确处理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艺术来说同样如此。要想更好地利用二人转这一艺术表演形式来打造辽宁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则需要我们不断地对二人转的表演形式进行创新,也要不断地做出新的文学艺术作品。随着二人转艺术随我国精神、知识等方面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忘记二人转传统民俗中的优秀东西,这样就要我们做到处理好二人转创新与传统保留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二人转在今天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是因为其浓重的乡土气息与文化传统得以在现今的艺术表现中保留。二人转出生在乡间、发展在乡间,再将东北人民的淳朴民风淋漓展现的同时,也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为了更好地融进当代的服务业中,我们就需要在继承以往表演形式的基础之上,秉着创新、发展的态度来不断地发展二人转。创新方面,题材的创新应该向着反映生活现状来进行,表演内容要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弘扬正旋律为发展方向。
(三)逐渐重视宣传的重要性
品牌的形成是离不开宣传的力量的,因此在用二人转打造辽宁省乡村旅游文化品牌时也需要利用宣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人们都在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着大量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宣传来形成乡村旅游文化的品牌是行之有效的。宣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新闻媒体对省外或者对省内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进行多角度的宣传活动。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实体产业的形式来进行宣传,例如赵本山创立的“刘老根大舞台”。同时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进行宣传活动,对于二人转这种表演艺术来说,长期的宣传才能在民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更好地形成应有的品牌效应。
例如,我们可以在卫视电视台设立关于二人转的相关电视专题节目,每天定时播出一些关于二人转历史、表现形式、表演技巧、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知识,并在节目的最后进行有奖问答活动,以便更好地宣传二人转相关的知识。还可以每天播出一档二人转的表演节目,在节目中再配以主持人的精心讲解,想必能给节目争光不少。
三、结语
通过我们上述关于用二人转打造辽宁乡村旅游文化品牌的论述,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二人转在打造辽宁乡村旅游文化品牌中的重要作用,笔者也希望本文可以为其品牌建设提供些许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国斌,党美丽.辽宁省新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0,(04).
[2]沈丽霞.浅析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09).
作者简介:
李时,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副教授,文艺学硕士,研究方向、文艺学、美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045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