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爱平均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曾几何时:课堂上,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班上的优秀学生总是把手举得很高,并且还高声地说:“老师,叫我……”。陆续地,其他学生也举起了手。为了不打击优秀学生积极举手回答的积极性,也为了让优秀学生给其他学生做个榜样,每次,我总是先叫一个或者几个优秀学生回答。但为了检测这个问题是否学生都能真正理解,我会再叫几个调皮的或成绩不好的同学站起来回答。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课堂上总是回荡出优秀生、调皮生或学困生的声音。而介于优秀生与学困生之间的那一部分群体――中等生,却总是不经意地被忽视、被遗忘。
考试后,每当拿起成绩单,我总是习惯性的把平时心目中的优秀生成绩用“△”标出,再把平时最令我头疼和费心的后几名学生的成绩用“○”标出,进步与否,一目了然,心中也随即产生了在今后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培优补差”的想法,而成绩平平的同学――中等生,依然不被关注。
课余,我手把手辅导、热切关注并谆谆教导的依然是那些“学困生”、“优秀生”。
终于,有一天我的心灵被一个学生的日记所猛然撞击,那是一个极懂事、极乖巧的女生。在日记里,她默默的把心事道出:“每次上课,当老师提问的时候,我总是很紧张,怕说错,所以总是想好了才举手。可能每次举手都有点晚的缘故吧,老师一次都没有提问到我,我真的很失望,也很恨自己笨。我多么希望老师叫我的名字呀。”多懂事的孩子!一句埋怨老师的话都没有,还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我感觉自己的心像被针插了一下似的,隐隐地疼。这篇日记深深触及了我的灵魂,我刹那间忽然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残忍,总是把无限的精力扑在学困生身上,把全部的爱无私地洒在“优秀生、”“学困生”、“调皮生”身上,而这一部分默默无闻、懂事、听话、成绩平平的学生却得不到老师丝毫的关注。我深深地自责着。
法国作家圣・埃克休帕里曾经说过:“也许你一生下来就具有成为诗人、音乐家或者天文学家的才能,但在时间还不算太晚的时候,没有人拉你一把。时机一过,就再也无法唤醒在你身上沉睡着的这些才能了。”而我却没有把目光平均地撒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没有适时地拉这些孩子一把。他们多么盼望听到老师喊他们的名字,多么渴望老师在课余能找他们辅导、谈心……,从而得到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表扬,然后可以自豪地、自信地、欢乐地、勇敢地、继续以后的生活和学习……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被关注、被赏识,当你被关注、被赏识时,就会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而学生更是如此。让我们把爱平均分给每一个学生吧,不要再让教育存在“被遗忘的角落”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890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