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适当留出空白,让学生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这种省略的艺术,学生会得到更多,特别在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养成上收获更大。
  布白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在运用“教学布白”时定位要准确、恰当,要镶嵌在教学最需要之处。
  一、“布白”艺术的必要性
  小学生自尊心强。很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自己的言行得到他们的认同和肯定,所以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一讲到底。教师应在课堂上留有空白,通过点拨学生思维,助其成功,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让成功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和自尊。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新课程改革观点)。有的教师为了强化教学,追求讲深讲透,讲细讲全,把一堂课搞得水泄不通,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不但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更谈不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布以“空白”即空掉的知识,易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爱好,提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布白”艺术的作用
  1、激发求知欲。
  美国教育学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欲望的教学,正如锤打一块冰冷的生铁”,教学布白正是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直接利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把握等爱好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设置暂时性知识空白,能激发起学生急于填补,充实“空白并使之完整,完美的欲望”。教学中由于空白造成的断裂要靠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去焊接。“空白”前后教学环节要靠学生思维和组织作用。
  2、组织作用。
  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性差,教师教学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对学生思维过程可起到调控的作用。当学生昏昏欲睡,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或者“走神”的情况下,有经验的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会戛然而止,原有的刺激忽然消失后,学生的注意力会马上集中到教师身上,思维重新回到教学中来,片刻的“空白”后,教学秩序重又井然。
  3、陶冶功能。
  原苏联当代闻名美学家斯托洛韦奇指出:“在每个领域中出现的凡是值得称为艺术的活动,都必须是有审美意义”。教学空白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必然带有审美特点,教学的“空白”淡化了教育的痕迹,以审美的形式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无形教育体会到思维劳动这种“聪明体操”的乐趣。
  4、创造才能。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就要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需留给学生一点自由----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这些自由来自教师讲课中留出的“空白”。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留下不讲。就是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去思考、去探究、去创造。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时间和空间上适当“布白”,从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学生课堂上的主题地位。在语文课堂上他们不再是观众,而是真正积极的参与者;不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是活跃思维的探索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182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