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相较于其它学科,小学高年级的音乐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通过欢快、柔和、动听、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接触乐曲,以此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能力及音乐文化素养。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教学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们都成为专业的演奏者或音乐家,而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们对音乐有所认知,形成感情意识,调动同学们的情感体验,促进审美水平、欣赏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对提升音乐教学学科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审美培养—做以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对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建设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门艺术学科,音乐可以让人心情舒畅、思绪开阔,不仅有利于让学生们思考和兴趣养成,也能通过联想艺术形象获得对艺术的情感体验。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就是把音乐的美丽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激发兴趣可以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欲望,人的兴趣和情绪,对认知有更大影响。当情绪饱满、精神愉悦时,认知效果最高,不仅会自发主动地学习,也将促成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所以,很多孩子在出生时都会对音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反应。小学时期,是孩子个体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随着年龄增长,高年级时期的音乐教育不仅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性格产生一定影响,也将使他们更聪明、更具审美能力。
  一、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高年级音乐教育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提升全民素质有着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科学数据研究表明,当人听到悦耳的音乐,大脑皮层会受到相应刺激,由此产生兴奋感,使人精神愉悦。音乐不仅是对学生艺术的启蒙,让学生感受音符的美丽,还将在歌唱、舞蹈中,触发学生对节奏的掌握。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还将音乐发展为个人爱好、使跳舞变成享受。此外,依据学者的探究发现,人的左脑是科学脑、右脑是艺术脑。音乐教育对于开发右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们在享受美的过程中得到左、右脑平衡发展促进,助力于学生们发展想象、创造思维,提高记忆力。
  (二)有助于想象力的发展
  通过音乐教学,乐曲的演奏、舞蹈的表现,不仅让学生们喜爱音乐,还将调动他们的记忆力和想象思维。例如在《牧场上的家》《银色的桦树林》的优秀作品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凭借音乐作品唤醒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一边学习演唱、一边想象浩瀚的草原和一望无际的白桦林,通过结合优美的自然风景,发挥学生们想象美的能力。
  (三)唤起学生们的协作、团队意识
  音乐不是可以作为语言和交流方式,更易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例如安排学生进行乐器演奏排练,古筝、长笛、短笛、二胡等各种乐器手需要分别演奏、互相配合,几十、几百个同学组成的乐团,需要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才能完成协作。音乐教学不仅让兴趣爱好得以继承,更让学生们认识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演绎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呈现一场完美的演出,给艺术画上完美的句号。
  (四)得到最初的爱国教育
  时代发展迅速,科技手段的进步和发展使孩子受到多方讯息的影响。不排除一些低级、颓废、负面文化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冲击。音乐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可以通过普及教育抵制腐朽文化。尤其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已经不再是对音乐只有初步的反应,而是进过学习积累,对客观世界有了进一步认识。除课本里的歌曲外,教师还可自主选择一些歌曲来提升学生们的爱国情感,例如选择《走进新时代》这首歌曲,通过情绪饱满地演唱,情绪饱满的演唱“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借此音乐表达,引出相应的时代背景,勾勒出一幅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进程的恢弘画面,让学生对时代发展有所了解,对国家领导伟人的形象有大致印象。音乐有强大的感染力,通过爱国、爱党歌曲的演绎,以优美动听的旋律,以乐育人,赋予学生正能量和蓬勃的朝气。
  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策略建议
  (一)运用新媒体教学
  教师可以将音乐知识的理论通过视频、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加深理解和认识。例如在学习《故乡》这首歌曲时,运用多媒体播放俄罗斯雪山、一展歌喉的夜莺。让学生除了传唱歌曲,对歌曲描写的情景有直观感受,加深对音乐表现力的理解,提升对美的向往。
  (二)探究音乐的艺术价值
  教师除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情绪,还应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和观念。每首歌都有相应的乐理知识、作者创作的意义,让学生充分了解作品诞生的背景,更好地分析在音乐作品演唱时,应带有怎演的情绪,将音乐作品的自身魅力、艺术价值充分的表达出来。
  (三)在音乐中放飞想象和创造力
  音乐作品除了传递情感,更被寄予了无限的想象色彩。当学习《敲起我的小木鼓》时,歌伴舞的角色需要有你、我、他、孔雀、高山、河水,音乐节奏欢快轻盈,歌曲中的主人公在面对不同对象敲木鼓时应配以怎样的身段或步伐。可以鼓励学生们大胆动手、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给自己做角色服饰,更精确的演绎角色性格。
  (四)发散思维、鼓励实践
  音乐注重曲调、节奏、音色、力度、和声、织体和曲式的结合。教师可以选取学生喜欢的音乐,利用音乐的灵活教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创作灵感和实践的结合。例如大家都喜爱《外婆的澎湖湾》这首广为传唱的乐曲,在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编写新的歌词,老师可给予一些改编建议,让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重新填词,对学生改编的优秀的作品进行演唱,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形成同学们对音乐的新认识。通过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各自的审美发现和成长。
  三、让音乐延伸到学习中
  小学生好动,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有更多的关注力,可以充分运用音乐教学的这一特点,与其他学科探索、结合。从音乐兴趣着手,让文学作品更加丰富。这样一来,不仅学生们的语言表达、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还将学会更多的音乐作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水平。
  在学习《忆江南》这首歌曲时,与《忆江南》古诗课文结合。当学生们对歌曲已经能熟练演唱时,拓展教学内容,文章朗读和演唱、表演结合。学生们对古诗理解、诗词表现有不同的理解,江南到底好在哪,是秀丽淡雅的建筑、婀娜多姿的花朵,還是清澈细长的江水……可以呈现出一场有音乐伴舞表演的阅读朗读,让学生更有学习乐趣,让审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提高。
  四、结语
  综上,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教学不仅能促进爱好养成,还将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审美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尤其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教师应该发挥好引导作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及鉴赏能力。通过对音乐的热爱和关注,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鼓励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和创造。让学生的情绪在音乐课中感受到被滋养和浸润的满足;在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上升的过程里,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和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黄超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5(2).
  [2]李双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15(20).
  [3]赵东.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音乐时空,2015(8).
  [4]李丽媛.刍议如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音乐时空,2015(10).
  [5]赵慧.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5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