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新活素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应用新活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NO、FMD、内皮素1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NO、FMD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内皮素1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应用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其能够促进患者更快康复,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新活素;内皮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0..02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患者较易出现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当前临床中主要应用心肌再灌注的方法治疗该疾病,但因多数患者存在心室重构,所以治疗中需重点关注其内皮功能恢复和心肌恢复情况。临床研究显示,新活素具有稳定心功能,改善心肌梗死临床症状的作用。本研究选择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对其中部分患者应用新活素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包括女14例、男16例;年龄范围55~76岁,平均(63.3±3.5)岁;其中心肌下壁梗死18例,心肌前壁梗死12例。实验组包括女15例、男15例;年龄范围53~77岁,平均(63.7±3.3)岁;其中心肌下壁梗死19例,心肌前壁梗死11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感染、抗凝及应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实验组同时应用新活素(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902)治疗,早期冲击量1.5 ug/kg,药物在90秒内推注完,然后滴注速度控制在0.0075~0.0150 ug/kg·min,持续静脉滴注时间72 h。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两组呼吸频率、血压、心率等指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血清NO、FMD、内皮素1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NO、FMD、内皮素1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NO、FMD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内皮素1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临床研究显示,当患者出现内皮功能不全时,其冠脉血管张力调节功能会受到严重损害,不但会引发初期动脉硬化,在斑块破裂期间也会产生促进作用。所以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有效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研究认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新活素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还能够增强其内皮功能[1]。
  本研究针对实验组患者应用新活素治疗,收获了显著效果。新活素为重组人脑利钠肽,作为重组DNA技术合成产物,其具有充分扩张血管、利尿、排钠等作用,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内皮功能,降低其心脏前后负荷,可预防梗死面积增加,进而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血清NO、FMD、内皮素1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NO、FMD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内皮素1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可见,应用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其能够促进患者更快康复,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獻
  [1] 张 慧,张 晔,李丹丹.新活素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内皮功能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5):596-598,601.
  本文编辑:吴 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1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