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学中的方方面面都越发重视,其中,学生心理上的因素也被认知,并且在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心理因素在教学中意义重大的原因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延展出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派上了用场,尤其在教学中渗透愈加明显,在教学中,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在小学的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处于认知世界的阶段,思想初步成熟,对外界、他人以及自身都有了初步的认知,同时,学生的情绪情感也会比以前更加复杂,难以把握,会影响到小学生情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外在和内在的各种因素,这些情感因素也关系到小学的教学,所以可以通过情感因素来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学中的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可以影响到小学的教学,所以要提升教学的质量,就可以寻找教学中与学生心理的重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首先,可以把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材作为切入点,用英语来举例,语言的学习必定脱离不开文化,英语的教材中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内容,如果不去了解一种语言的文化,那么语言是学习不好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教材中找寻文化情感,让英语知识变得立体、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文化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发的去学习[1] 。在小学的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因素复杂多变,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心理因素,合理的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主要考虑的几个学生心理因素包括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等,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因素可以提出不同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小学阶段,学生不像幼儿时期思想较为单纯、天马行空,而是变得更具体,更切实际,这时小学生会对一些自己没有探索过的新的文化感兴趣,教师心理教育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不把学习当成一种课本任务,而是把学习在学生的心理中转变成一种新奇放松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故事导入课堂,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可以利用信息化网络,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视频或是电影片段进行课堂导入,引入电影片段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例如在小学英语课堂其中一个章节中,“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这一章中,就可以使用电影进行课堂导入,网络相当于英语教学一个天然的资源库,教师可以利用很多资源,把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逐层递进的把心理教育渗透在小学教学当中,这样能把知识有结构有条理的灌输给学生而不遭到太大的抵触。例如在小学英语某一课中,主题是“When is your birthday?”,在这个单元章,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谈论自己的生日,生日是怎么样过得,引发学生对于自己生日的兴奋感。
  (二)互相尊重,增强自信心
  在学生的小学教育阶段,对他人的看法是很重视的,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尊重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教师也要对自身进行完善,摒弃传统教育中的一些教师专制的思想,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并且跟学生建立起民主化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恰当的交流,双方平等互动,爱生尊师,以达成学生良好的信心增长。如果漠视师生之间的民主化,强调专制,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权利,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教师可以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减少严厉的批评,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老师产生信赖感,这种信赖感在教学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教学。并且教师的鼓励往往比家长以及身边其他人鼓励的效果要好一些[2] 。
  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关键还有就是因材施教,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性格天性等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心理教育上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面对接受能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采取鼓励政策,适当的进行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上找到一种归属感。面对性格比较活泼,做事大胆张扬的学生,教师则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压制,不然教师在这类学生面前容易失去权威性,不利于教学的展开。面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让他们在进行情景游戏等教学时扮演裁判的角色,既能让学生融入集体,也能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梦想。
  (三)设计教学活动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格品质是在各种活动中形成的,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相对更加重视“教”,强调学生的接受而忽视学生的创造性,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要把心理健康活动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注入生机,一些优良的心理品质是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养成的,学生只有积极的参加活动,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从中体验到成功与失败,才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并且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看待失败与挫折,总之,教师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有时可以进行调查,收集学生的意见,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例如团体竞赛等。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一定要重视规则的制定,要适量从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考虑,这样教学活动不仅能起到为学生巩固知识的作用,还能兼顾学生的心理需求[3] 。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学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学模式,而是一种灵活多样,易于变通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在教学中充当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桥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各方面品质全面提升。因此,教师要多多发扬心理健康教育,让这一领域更加完善,为小学的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丽.团体心理辅导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校园心理,2018(1):63-64.
  [2] 佚名.探究在高中语文朗读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8(2):61-61.
  [3] 佚名.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0):9-11.
  (作者单位:鲁山县磙子营第一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6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