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看戏》说课教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依据北京舞蹈学院十五规划教材—舞蹈卷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设计理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阐述《小看戏》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小看戏》秧歌;说课;教法学法;教学理念
  说课,是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实践证明,说课活动能有效地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我们在说课实践中认识到,这个定义是不全面的。根据我们的理解,说课既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点或一个问题的。所以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和教师招聘考试中必需的环节。
  北京舞蹈学院十五规划教材—舞蹈卷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小看戏》的教学思路如下:
  一、说教材
  东北秧歌剧目《小看戏》选自北京舞蹈学院十五规划教材—舞蹈卷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是大学二年级必修的小型的舞蹈剧目。它以东北地区的地秧歌和高跷秧歌为素材,又经过专业舞蹈工作者的审美提炼而形成。以“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为主体风格,具有强烈的北方地域色彩。通过学习这首作品,可以让学生在了解了东北地区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更好的用规范的动作、准确的情绪来表演出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二、说一说学情
  本节课是音乐表演专业二年级的课程,课型是小组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她们已经掌握了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具有较好的乐感、美感和韵律感及动作协调能力。但接触东北秧歌的完整作品较少,对东北秧歌剧目风格的准确把握还有所欠缺。因此本节课我将着重两个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第一,使学生领悟东北秧歌剧目《小看戏》作品的内涵;第二,拓展学生对东北秧歌作品风格的思路创新。
  三、说一说课程目标
  对于东北秧歌舞蹈课程来讲,主要的课程目标是能够了解东北地方地域舞蹈艺术文化,并掌握其风格特点。在学习基本动律和完整剧目的基础上,具备开拓创新能力,发扬和传承祖国传统地方民族文化。
  四、说一说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风格特点等,为将来创编东北秧歌舞蹈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观察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创编能力,用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作品,体会成功的快乐。
  (三)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独具特色的民俗舞蹈艺术文化。
  五、说一说重点、难点
  重点:风格特点的把握,队型的复杂多变、学生间的相互配合。
  难点:针对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量的舞蹈组合练习,学习复杂的舞蹈动作已不是难事,但是接触东北秧歌完整作品较少,因此我把东北秧歌《小看戏》这首作品的难点设定为:准确把握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风格特点以及拓展创新思路。
  六、说一说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结合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感知、示范、模仿、探究、互动、练习、循序渐进等。既有形象比喻的引导、又有通俗易懂的讲解,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身心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感受到舞蹈的美,也在互相合作中参与到舞蹈表现中来。
  七、说一说教学过程
  结合以上教学思路,为了能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软开度练习
  软开度练习,就像是运动员在比赛之前的一个预热过程,只有身体热了、开了,动作才能做到位,对身体的韧带和肌肉才没有损伤。本节课采取的软开度练习有:开肩、肩关节可以做多方位的活动,并且幅度较大。在舞蹈动作中运用较多,不活动开容易拉伤及影响动作美观。压腿、活动腿部韧带,是动作更标准到位。踢腿,使压腿部练习得到进一步延伸,因动作幅度较大,也是热身的一个很好方法。
  (二)创设情景(突出重点)
  也是导入这节课的重要环节,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他会自觉排除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悦的享受。
  所以我在教学开始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提问,与学生进行互动。譬如提问学生:“你们都知道东北秧歌有哪些表演形式?”那么学生回答有:“XX、XX……”。“那么,今天我们就把自己假设为一个东北人和一群朋友一起去看XX。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習表演这个看戏的过程”。
  (三)观摩
  播放舞蹈剧目让学生欣赏并感知舞蹈完整作品。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边观摩边思考:“在作品中哪些形体语言及表演形式能够体现东北地区劳动人民的风格特点?”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比如:上场时,右手手巾放在腋下,体现了东北地区天气比较寒冷已达到取暖之意,相当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双手抄在袖口里或者腋下的生活特征(教师示范)。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这首作品的兴趣,又突破了“准确把握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和风格特点”这个教学难点,并为另一个教学难点“拓展创新思路”的解决以及剧目的排练做好铺垫。
  (四)讲解与示范
  1.在刚才的观摩、讨论的基础上,我适时地对这首作品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小看戏》这首舞蹈作品的含义:一群热情、朴实的东北劳动人民,在农闲时节一起去看艺术表演,到了戏台以后争先恐后的观看表演的热闹场景。反映了东北劳动人民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   2.示范(根据分解教学进行示范)
  然后,我进行分段式示范,根据节奏及舞蹈含义把舞蹈动作进行分句,分段。比如:第一排上场路上三个8拍动作为前半句,盘腿坐下来为三个8拍动作为后半句。循序渐进,方便学生记忆及解决重点。
  3.把握风格、释放个性、强调配合
  在学习过程中,留出一个半8拍的动作,教师先讲解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相互配合编创舞蹈动作。指导学生在准确把握表演形式的同时,拓宽创编思路。使重点难点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解决。为今后的舞蹈编导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只是组织者和指导者,这一环节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五)练习
  1.带领学生练习及学生分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发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
  2.配乐练习
  众人所知音乐是舞蹈三大元素之一。配乐练习可以加强学生的节凑感,增强浓郁的课堂气氛,更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展示欣赏
  将学生分成两组交替表演及点評,构建一个学生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表演、欣赏能力。
  (六)课堂小结
  1.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肯定或纠正。即增强学生学习舞蹈的自信心,又为学生在课下练习确定明确的目标。
  2.布置作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同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八、结语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了解掌握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基本动作、风格特点等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语言提示、动作示范、及时的引导与帮助、创造和谐的环境等,拓宽创编思路,展开想象的翅膀,提高她们的表现力和创编能力。在继承和发扬东北秧歌舞的风格特点的基础上,把东北秧歌舞跳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浪”。使学生热爱东北秧歌,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个体感受,课堂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应该是学生展示的平台。课堂结尾,我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表现自己的感悟,一方面希望学生敞开心灵,放飞思想,更希望学生能充分地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总的说来,感受最大的是,永远不要自以为是,永远不能低估学生的智慧,要努力做一个学生心灵海洋的推波助澜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9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