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着重分析研究了当前信息化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对基于信息化环境下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策略,旨在为促进内部控制的良性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探析
  一、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管理方式,是指企事业单位为了实现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并保护资产安全完整而进行的一套约束、评价、控制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以及经营方针有序执行,具有全面性、经常性、潜在性和关联性等特点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三个重要环节。内部控制对于企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一些企事业单位也会因为制定的内控制度不合理或者缺少制度的有效执行造成的内控制度的效果不够理想等情况的发生。
  二、信息化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信息化时代下,内部控制的重点发生了变化,以往的人工统计计算工作转变成计算机传输保存共享,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以往计算失误等情况的出现,会计核算工作变得更加先进、规范,可以给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开展提供更加清晰明确的指引,更是促进了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其次,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主要是工作人员的职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在注重财务核算工作的同时加强日常经济活动的信息化处理,通过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合作来营造出更为完善的工作环境。
  特别是对于一些仅掌握基础会计知识的工作人员来讲,在信息化时代下,对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也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致使其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最后,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内部控制潜在的风险性逐渐提升。信息化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但是,在信息传输和共享过程中,一些信息数据资料处于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一旦出现黑客的攻击会造成信息泄露,甚至是重要信息数据丢失等现象发生,并且目前一些不法分子窃取信息,泄露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一些经济活动信息,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带来极大的风险。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仍没有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也缺乏科学健全的内部控制理念,由于受到以往传统内部控制理念的影响,认为内部控制仅仅是一个形式,甚至管理者思想意识的落后更是造成了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受限,即使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内部控制工作,却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或是盲目照搬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内容,无法发挥出内部控制工作应有的价值,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经济的局限甚至会造成意识上的落后,造成内部控制运行缺乏经验和指导,管理者的眼界很容易受到当前发展状况的限制,致使内部控制意识不够端正,忽视了内部控制存在的价值也就影响了其建设制度价值的发挥。
  其次,当前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中没能充分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普及行政事业单位中,为内部控制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技术和操作方面的便利,并且高效的信息化内部控制流程建设更是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未来重要发展领域。但当前我国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在日常处理会计业务的过程中仍会存在人工记录管理方式,由于缺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造成了工作中容易出现纰漏,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更是造成了内部控制中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最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没能充分掌握相关的财务管理技术软件,甚至对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缺乏了解,大部分工作人员是通过全面考核后入职的,但在入职后未能系统、全面接受计算机技术等培训,致使员工的信息化知识缺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影响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制约了信息化技术作用在内部控制中的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内部控制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有限,在入职后没有接受过工作岗位内容的培训,也很少有员工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部分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信息时代的要求不符,甚至是工作能力和思想意识方面的脱节,不能很好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也无法发挥出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
  四、信息化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完善举措
  1.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
  首先需要提升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在进行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事业单位各部门负责人的权责,保证权利和责任相一致原则,还要做到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都能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而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平稳运行,并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其次,还要积极借鉴企业发展中的法人责任制,效仿企业管理层与责任风险挂钩的方式,促使内部管理者可以做到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监督,从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需要转变以往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内部控制方面上,并且积极借鉴其他行政事業单位取得的内部控制的成功经验,并将其引入到自身内部控制建设中,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促使整个内部控制工作都可以呈现出先进性和信息化的发展,从而促使经济活动运行良好,并发挥出公益性价值。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讲,管理者更是需要做到开阔眼界,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观念,通过查阅借鉴一些成功的内部控制管理案例,从而真正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以此来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出全员参与内部控制工作的氛围。
  2.强化信息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力度
  强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力度是基于信息化环境下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又一重要举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信息化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先进性发展,内部控制作为促使行政事业单位良性发展的重要管理方式,自然也就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促使整个内部控制过程的科学高效。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需要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引进硬件和软件设备为内部控制开展奠定基础,还要转变机制,逐渐过渡到信息化的内部控制机制。   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需要充分意识到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建立全过程动态监督预警机制,保证经济活动的开展的全过程都在监督中,一旦发现风险因素,也能在第一时间上报并做出及时的处理,从而将潜在风险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造成的消极影响降至最低,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中。还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对最近阶段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总结分析,通过专业技术软件分析来反馈潜在的风险,从而有助于明确后续经济活动的风险,并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以此来将影响降至最低。
  3.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是基于信息化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提升内部控制水平的必经之路。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需要意识到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对整个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价值,从而注重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首先,需要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测验,在了解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后,对其展开针对性的专业能力培训,其中包括会计核算工作和内部控制的具体工作内容,从而实现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在进行阶段性的培训后需要对其展开考核,以此来检验工作人员的培训情况,将考核成果与员工的利益挂钩。
  其次,加大人才的投资力度,通过学校招聘或是社会招聘来引入更多专业优秀人才到单位工作,在人才选拔过程中需要保证整个选拔过程的透明化,保持任人唯贤理念,挑选道德素质过硬的人才从事这一岗位。
  最后,在工作人员任职阶段需要坚持权责一致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将员工工作责任和自身利益相挂钩,从而将内部控制工作中具体内容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一旦出现工作中的失误也能追究相应工作人员的责任,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提升,还要培训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并且还要应用绩效考核的方式来检验工作人员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将掌握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运用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员的硬性指标,通过奖惩和监管机制来督促他们在树立正确意识观念的基础上,提升对计算机软件的掌握能力,确保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计算机能力有所提升,能够有效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推进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发展。
  五、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大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促使其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那么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需要积极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强化信息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力度、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保证事业单位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呈现出最大的公益性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卫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探究.财务与会计,2016(15).
  2.吴海燕.信息化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13).
  (責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9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