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创新课程设计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长期以来,国内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无法有效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亦无法将教师、学生、校企、行业、社会等多层面充分融合。因此,构建一个助力教师系统化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能对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设计模式具有较大的意义,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高校推行。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系统化课程设计模式。该模式包含七大步骤,分别是设置课程目标、确立课程意识、解决课程核心问题、提升课程素养、导入课程创新教学法、扩展课程知识领域、形成多元形式课程成果等。
  【关键词】系统化;课程设计;创新;PBL;AL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上谈兵、填鸭式教学方式,而是开始不断渗透理论知识与实务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充分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事求是的精神,关注教学的实用性、让学生从做中学将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构建了一个符合高校创新教育改革精神的课程设计模式。
  创新课程设计模式能够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新创企业,将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与产业供应链有效衔接。该模式能够将学生、院校、企业、行业、社会等多层面进行有效融合。其不但有助于教师进行系统化、结构化教学,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意愿,从而增强学习效果。同时,该模式能够拉近课堂教学与实务应用的距离,通过应用型学生的培养,达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的良好效果。
  一、基础理论
  (一) 问题导向学习法
  问题导向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的主要组成元素是问题、产出、学生以及教师,其中教师起协助作用,负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产出);学生是主角,最终学生需提出一个具体可行的专业方案。其具体的执行过程是:首先由教师说明理论知识的内涵与应用方法;接着,学生分小组讨论该理论的具体事实(what)与如何(how)实践,所产出的讨论结果就是解决方案,也是教学成果;最后,由教师、学生以及助教等共同评量(360度考評)该解决方案(Barrows, 1980)。
  总而言之,该方法的执行过程包括学生学习发现问题(what)、小组协商(process)以及学习如何解决问题(how)等三个阶段,创设了一种整合性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另外,教师的角色已由传授者转化为协助者、催化者和设计者;课程从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即主角发生变化。
  (二)行动学习法
  在课堂教学中,每三到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针对所提出的问题,群策群力,分享知识与经验,最后提出解决问题方案。
  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 AL)是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实际行动四位一体的方法。其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知识分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等环节。发现需要探讨的实际问题是行动学习法的关键,该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先了解案例内容,然后在任课教师或外部专家的引导下逐步发现问题,并针对案例提出需要解决的难题。该方法要求最终解决问题的是学生,学生在团队氛围、高度责任心和高度互相信任的气氛中完成任务,最后获取了知识与经验(Revans, 2011)。
  (三)案例研究
  是一种实证研究,把事件的前后联系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联找出来, 并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 并把所有数据资料汇合在一起进行交叉分析(Schatzman, & Strauss, 1973)。
  课堂上导入与理论对应的案例。案例研究就是以案“例”理,说得通俗点,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只是这个道理是从“事(What)”中分析出来的,“理”是蕴于“事”之理,“事”是有理之事。而案例研究则不仅要有故事(案),还要对这个案例所蕴藏的道理加以分析和讨论,并从中获取知识与经验,并学会如何应用(How)。
  (四)参与式学习
  又称社会参与式学(Social Participatory Learning, SPL),指的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对知识的渴望,或急需解除自身成长中的困惑心理,而主动的发起或者参与相关的求知的过程,可以是小范围的个人研究,也可以是参与一个相关的大型社会工作,并从中完善自我,消除困惑(Thompson, 2006)。
  当学生所希望了解的知识超出自我研究能力时, 就需要寻求有相同爱好和需求的朋友,组成兴趣小组以合作研究相关的知识。兴趣小组共同交流、共同实验、尝试或者参与社会实践,通过知识、专长以及性格的互补,更好的相互合作、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扩充个案研究方法(Burawoy, 2014),Danneels (2002)认为运用扩充个案研究方法搜集实证资料,将有助再概念化及扩张理论,其目的不在建构新的理论,而是整合与扩张现有的理论;Burawoy(2014)也认为扩充个案研究藉由理论与文献资料的比对,再以概念与理论的比对,藉由两循环的交换及密集的分析,有助数据的诠释。Jick (1979)建议藉由不同方法搜集各类数据,可以克服单一研究方法的限制。
  三、创新课程设计模式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计模式,将导入创新的教学方法,具体设计为七个步骤,能够将学生、教师、院校、企业、行业等进行多层面充分融合。
  (一)设置课程目标
  要做好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计,首先必须确定开设课程的目的、意义。所设课程应能对接国家发展方向、省发展目标、学校发展脉络以及产业发展需求,因此须从国家、省、校、企业、行业、学习者甚至环境等多角度思考,导出课程目的,最终确定课程目标。课程设计应重视“在地思维”即要求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对地方经济社会环境的认知;着重“领域整合”即应能导入校企产研合作的思维进行设置;实现“产教融合”。   (二)确认课程问题意识
  课程目标确定后,根据目标发展课程议题即课程的主要问题意识,亦即课程上课内容的方向,现以“5W1H的认知、情感与实践”导入课程问题意识,说明如下:
  □动机(Why):学习者对地方(Where)经济社会环境的认知
  □增加地方企业、行业与学习(Who)的情感连结
  □内容(What):分析企业、行业现象、问题、成因与对策
  □方法(How):以案例、时事(When)导入,训练学习者如何(How)实践
  (三)解决课程核心问题
  课堂教学将引导学生对课程议题提出解决方案,例如解决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说明如下:
  □课程目的:培养学习者对地方经济社会企业需求的认知、情感与行动
  □课程内容:分析物流企业的现况、问题、成因与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PBL、AL、CS、SPL导入
  □实践专题:采用田野调查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专业素养与课程的串连
  专业素养必须与课程联结,训练学生对素养内涵的认知,强化素养与课程讨论议题关连、认识与应用。
  □伦理素养:培养学生对地方经济社会环境伦理的认知
  □民主素养:培养学生善尽小组讨论的责任与义务
  □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导入新科技进行专业实践实习
  □媒体素养:培养学习者将新媒体、新闻热点问题与理论知识连结的情感与省思
  □美学素养:训练学习者对真善美的实践
  (五)导入创新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创新方法,每一个课程主题均安排分组调研、讨论,以问题导入(PBL)带领学生设计解决方案,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实作、行动(AL)引導知识渗透,以案例(CS)呈现真实场景,并与理论相辅相成,再以社会现况(SPL)实地观察与问卷等所创造的互动机会,促使学生与自己互动、学生与社会互动、学生与企业互动、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产生更多的反省、怀疑、及延伸性讨论。该实践经历是学生主动参与,是使学生、院校、企业、行业以及社会间产生关联的过程。
  (六)专业知识领域与产业链结合
  目前,国内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计均较严谨、较具理论特质,缺乏与实务实践的结合。系统化课程设计模式首先以企业、产业案例或相关影片导入,冲击学生思维框架,吸引学生注意力;接着,在尚未接触相关知识之前,邀请学生先以自己素朴的视野,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辩,以提升学习兴趣与意愿,达成专业知识领域与产业链整合目的,更臻理论与实务结合之境。
  (七)多元形式成果,培养多元能力
  课程安排各种学习活动,训练学生多元能力。
  (1)个人作业:个人学习单、投稿、课程讨论。
  (2)小组作业:分组讨论单、田野调查、期中提案、期末专题报告、成果展。
  四、结论
  这种结合创新、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模式是一个兼具结构性、逻辑性的创新作法,能够有助于培养契合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是一个高可行性的课程设计模式。该课程设计模式的系统化步骤,包括设置课程目标、确立课程意识、解决课程核心问题、提升课程素养、导入课程创新教学法、扩展课程知识领域、形成多元形式课程成果等。其有助于教师系统化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意愿与兴趣,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创新的、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模式能够帮助教师获得良好的教学绩效,亦能帮助学生有效吸收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践,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值得高校引进。
  参考文献:
  [1]林蓬荣,2017,网络营销 [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林蓬荣,2016,福建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项目:构建现代物流智能化教育服务体系[Z]【福建省教育厅文件:闽教高[2016]27号】。
  [3]Barrows, H. S.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M].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4]Burawoy, M. 2014. Sociology as a vocation: Moral commitment and scientific imagination[J]. Current Sociology, 62(2): 279-284.
  [5]Danneels, E. 2002. The dynamics of product innovation and firm compete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3: 1095-1121.
  [6] Jick TD. 1979. Mix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riangulation in ac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4(4): 602–611.
  [7] Revans, R. W. (2011). ABC's of action learning-Burlington [M]. VT: Gower.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3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