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设家校共同体推进家校共育课程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开展初中教育过程中,家校共育是重要的内容,通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构建家校合作教育体系,有助于实现教育的创新,提升初中教育综合质量,给初中生营造更良好的家校共育环境。
  关键词 初中教育 家校共建 共育课程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在開展初中家校共育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将家庭与学校联系起来,处于一种脱节的状态,总体教育效果不够好。基于此,作为初中教师,要创新家校共育理念,搭建起家庭与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生活化教育目标。
  1在初中家校共育中打造家校共同体的意义
  在教师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实现初中家校共育水平的整体提升。这就需要教师积极与初中生家长进行交流,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建立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机制。听取家长对于教师工作的意见和想法,对照家长的合理要求,积极改进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同时,对于初中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式,让家长参与到新时期的教师工作中来,切实发挥家长的有效作用,打造学校和家长联动的家校共育管理模式,促进初中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2当前初中家校共育面临的发展形势与问题
  在研究和分析新时期教育策略之前,首先有必要对教师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简要阐述,这样才能在工作过程中有所侧重,提升教师工作的整体质量。总体来看,新时期初中教师工作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
  2.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
  在开展初中家校共育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将学校与初中的家庭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家校共育与生活处于一种脱节的状态。在开展初中家校共育中,很多老师的教学理念较为滞后,很多教师不注重组织家校共育创新活动,固守传统的教育方式,家庭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按部就班开展,学生也是被动接受知识,自身对的理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作为初中教师,如何创新自己的思维,是开展教育创新的关键,也是组织创新活动的核心。在开展初中教学中,要提升教学效率,必须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交流,很多老师不注重沟通,将教学精力集中在自己讲授课程知识上,与初中生和家长的交流互动十分肤浅,导致教师不了解家长想法,家长也很难领会教师的理念。作为教师,要充分重视沟通的重要性,通过创建交流机会,让家长融入到体系中来。在开展初中教学中,互动交流仍是一个明显短板,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初中生来说,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老师和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才能促进初中生更好的成长。但是在新时期的教师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和家长沟通不足的情况。对于初中生来说,家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最了解初中生的。因此,只有教师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家长对于班级管理的诉求,听取家长对于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工作,提升教师工作的整体效率。但是目前还存在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机制不健全的情况,教师与家长之间不能充分交流意见,工作中教师也基本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这对于班级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2.2教育观念相对陈旧,无法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形势
  在初中教师工作过程中,班级管理观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新时期背景下,教育形势发展较快,各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也接踵而来,对于传统教育理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就需要初中教师能够积极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很好的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一部分初中教师没有从传统的工作中走出来,依然按照既有的教师管理形式进行工作,这些传统的教师工作形式虽然是在大量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发展趋势。所以说,新时期初中教师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观念更新,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的完成班级管理工作。
  2.3对于教师自身教育素质要求更高
  对于初中教师来说,除了承担学科教育任务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初中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尤其在新时期,这就对初中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初中教师应该具备学科教育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还要对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能够在了解初中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班级管理模式。因此一些教师在新时期的工作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初中教师缺乏学习意识,不能及时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弥补自身教育素质方面的缺陷。除此之外,初中教师还应该学习一些信息化教学方面的知识,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初中班级管理和教育的实效性。
  3在初中发展中打造家校共同体的策略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新时期初中教师工作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为了实现工作质量提升,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学生意识,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探寻有效的工作方式,打造家校共同体,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3.1尊重学生,加强与家长沟通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要将初中摆在首要位置,理解学生的想法与认知能力。通过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也可以提升对教师的接受能力,通过和谐的沟通交流,可以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公正,对于初中家校共育,以及家校共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加强引导,摒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比如说,可以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家校互动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通过亲自活动,校园参观、户外活动等形式,提升家长对初中校园教育的参与程度。如此一来,通过和谐、平等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有更深的感悟,理解家校共育的真正内涵,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3.2利用网络,打造家校共育特色活动
  传统的初中家校共育都是依托课堂开展,但是由于教师时间及交流机会的限制,这样的教育模式仍然(下转第34页)(上接第32页)比较传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家校共育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教师要将家校共育与现实生活中普遍运用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在线视频互动教育,网络家校共育等实践教育,提升初中家校共育改革效果,让家长参与进来。作为初中教师,要积极推动,利用现代网络建立网络平台,不断上传完善教育资源,提升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效果。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组织学校开展“家庭学习之星”、“家校网络活动”等和生活实践内容息息相关的家校共育内容,实现家校互动。可以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积极分享学校的见闻和学习内容,然后与家长进行交流互动,提升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参与程度,满足教育目标。
  3.3抓好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班风
  在当前的教师工作过程中,班级文化建设存在不受重视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教师工作质量的主要原因,要想打造家校共同体,离不开班级文化的支撑。要想有效提升教师工作水平,班级文化建设必须摆在首位,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当前的初中教育实践中,教师都将教育精力集中在学生的文化教育之上,认为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考试成绩,班级文化建设自然就会提升,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也是不可取的。初中生处于教育的初始阶段,各方面的能力和思维都尚未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帮助初中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初中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班级文化的影响,塑造健全的人格和意志品质,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初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来抓,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不断创新和转变教育思路,探寻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进而将好的班级文化渗透到家庭中。
  4结语
  新时期,教师工作对于初中生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工作实际中,教师应该重视家校共同体建设活动,摒弃以往的陈旧工作观念,积极学习教育管理知识,听取家长对于教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初中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大庆.家校共同体: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4):8-10.
  [2] 李殿清.家校育人共同体有效构建的几点思考[J].中初中校长,2018(07):60-63.
  [3] 夏金娟.城乡结合部学校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10):4-6.
  [4] 魏同玉,李祥文.家校共同体的内涵、特征及建设[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07):2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8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