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梦想在研学中起航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研学旅行实现了教育向课外、向校外延伸,向理论联系实践的转变。研学之旅让学生们亲近了自然、拓展了视野、体验了社会、充实了生活、彰显了个性、滋养了心灵。也是一次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养成教育、意志教育的良好契机。
  关键词:习惯  实践  文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孔子周游列国,游学四方,积淀思想,播撒信仰,终成为一代圣人;徐霞客志在四方,游遍大好河山,善于在旅行中思考,留下了著名的《徐霞客游记》;陈寅恪学贯中西,学识渊博,海外求学,不求虚名,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他们或许不曾想过在游学中获得多大成就,只是一步一个脚印,丈量着这个世界,但只有知行合一,我们的孩子才能在行动中悟,在实践中学,学以致用。所以我们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去研学,让学生亲眼看到那山、那水、那天、那人,他们带着希望、憧憬、欣喜,一起学习、生活、欢笑……
  在一天天的行程中,不仅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与闪光,也看到了當前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下面与大家分享我的几点感受。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研学中,孩子们参观了“六艺城”,知道了“礼、乐、射、御、书、数”,明白了它们与今天学科的联系,学习了古代礼仪,观看了古乐表演,亲自射出了人生第一支箭;坐上了“电动马车”穿越时空亲历春秋列国发生的大事,亲笔写了“永”字,试解了几道古代算数题。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在书本上体验不到的,学生在实境中却可以学习知识收获喜悦。学拓碑时,教师讲一步,学生做一步,几乎每个学生都做得相当成功漂亮,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传统文化--碑拓技法。学生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并感叹于古代先贤们的智慧。
  一天的行程在不知不觉中过去,每个人都在浩如烟海的儒家文化中收获满满。研学旅行,旅行为载体,研学为主旨。它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它弥补了教材、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不足。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
  二、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说:“做人要有礼貌,没有礼貌,怎么来做人啊!”从古至今,我国都是文明礼仪之邦,我们的研学正好可以在游学中培养学生的礼仪。因此在行动之初,我便强调了文明出行的具体要求,如不折花木,不踏草坪,不触摸文物,与人为善,礼貌待人等。我甚至还做了一面锦旗“文明出行,美丽刘小”以激励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一路中学生表现也很好,没有学生乱扔垃圾,更无打架骂人之事出现。李佳琪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多名学生赶快把她扶起来。同班的所有学生都表示了关心问候。还有金伊莲娜同学,个子高,年龄大,真有大姐姐的风范,照顾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既耐心又周到。看到我们平时文明教育的成果,在孩子身上一点一滴地体现了出来,我感到很欣慰。原来在课堂上讲“文明是什么”很枯燥,但是今天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什么是文明?它是同学摔倒时的一声问候,是不小心碰到对方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包装袋投入垃圾箱的举手之劳。
  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柳先生曾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们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因此为了避免研学中学生一路与零食相伴,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在出行前要求不准带钱。不过出于路途远,出发早,时间长的考虑,本次允许学生带少量食物。结果大多数孩子的书包装满了零食,还有位孩子的奶奶在孩子上车前还往孩子的书包里塞零食,甚至有位家长告诉我他孩子最爱吃什么菜,让我在安排午餐时照顾一些。家长唯恐饿着孩子,害怕孩子受一点罪。这让我想到了俄罗斯家长冰天雪地里让孩子洗凉水浴,想到日本孩子的自立自强,总觉得我们的教育中缺少了点什么。结果是孩子走一路,吃一路,听不好,记不准。正餐吃不下,零食没少吃,营养不均衡,习惯没养成。总感觉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仅仅停留在对生活的照顾上,而在学习上,在习惯的养成上,在自立自强,拼博忍耐等意志品质的塑造上,认识还不到位。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再作努力。
  研学旅行在欢声笑语中渐渐走向尾声,孩子们在曲阜研学中受到了古人情感的熏陶,感受到“根祖名城泱泱中华,煌煌传统,寻本溯源,在我曲阜。”在日照研学中目睹了大海的波澜壮阔,欣赏了太阳在水天相接处升起的美妙,震撼于落日余晖洒向海面的壮阔,陶醉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在科技馆研学,了解了科技日新月异,感受到世界多姿多彩,体会到苏轼为什么会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动物园研学,看到了凶猛的老虎,美丽的孔雀,聪明的海狮,还有长脖子的火烈鸟,在和大自然的亲密交流中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动物的生存状态,萌发了“欲问孤雁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的爱怜之情。
  研学旅行实现了教育向课外、向校外延伸,向理论联系实践、向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结合的转变。研学之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滋养了他们的心灵。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力量的引领下,学生们亲近了自然、体验了社会、充实了生活、彰显了个性。通过研学学生在路途奔波中学会了苦中作乐,在一路同行中收获了友谊,在美好风景中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另外有一点担忧是如何让研学成为学生学知识,践行动的一次出发,而非一次普通的观光旅行。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需深入思考的课题。
  有人说:“人生最美的风景,不是己知的终点,而是充满变数的路途。”研学之行虽然告一段落,但孩子们满载回忆,怀抱丰富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多彩的阅历,趁兴而归。是啊!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去看看!
  作者简介
  袁玉猛(1974.8—)男,汉族,籍贯:山东省泰安市,本科,研究方向:农村小学特色发展之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8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