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新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致力于回答教育的终极问题——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了让核心素养能在语文教学中顺利落地,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探讨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渗透,希望对广大一线教师有所启迪。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语文知识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以及审美情趣和学习方法等。阅读课作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之一,旨在通过课内外的阅读实践来实现对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以及文化等多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因为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清楚,或者教学能力有限,致使阅读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很多阅读课要么是流于形式,要么教师放任学生不闻不问,以“自由阅读之名”逃避教师的教育职责。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一、精巧设疑,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素养
  让学生带着疑问参与课文的阅读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因子,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鼓励他们自主分析和思考,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素养。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包身工》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1)“包身工”指的是哪类人群?本文是以什么线索来组织材料的?(2)以包身工的活动为线索,为整篇课文划分层次。(3)从课文中,我们看到包身工的遭遇有哪些?请你总结一下。(4)作者在写包身工这个群体的生活时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很多学生读课文,只是为完成任务对文章浏览一遍,结果就是看完什么也没有记住,这样的阅读其实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通过设置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阅读任务参与课文,才能让他们对文章的主题——“包身工”所代表的群体及其遭遇有更深入的了解,思考本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社会意义。
  二、科学引导,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素养
  学生完成对文章的整体认识后,教师不要直接对学生的答案下定论,可以设置“想一想”“议一议”等环节,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探讨、探幽发微,让不同的思维和观点在一起迸发,从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培养。
  例如,“从课文中,我们看到包身工的遭遇有哪些?”这一问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但是很多学生的回答是零散的。其实在这篇课文中,每一段叙事之后都紧跟着一些背景材料来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比如包身工每天要四点多起床,尽管这样他们还会被骂做“猪猡”,其中很多乡下姑娘是被带工老板骗到城里来的。这些悲惨的遭遇都是包身工的亲身经历,通过引导学生去梳理概括这些信息,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还为下一步的情感主旨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升华,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素养
  对于一篇文章的学习,首先是学习字词、语言,其次是对表达技巧和情感主旨的分析。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也需要做最后的总结和升华,以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设置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思想感情素养。
  通过前面对包身工遭遇的梳理,如住的是格子铺,吃的是质地稀薄的粥,高强度的工作等,让学生对他们“猪猡”一般悲惨的命运进行深刻的反思。谁是制造包身工不幸命运的凶手呢?课文将这一群体悲惨的遭遇公之于世,是为了控诉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对于人民的残酷剥削和掠夺,这才是这篇文章的主旨。通过教师的总结升华,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体会本课的情感主旨。
  四、经典欣赏,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素养
  经典文学作品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夏衍的这篇《包身工》一发表,就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成为报告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在这之前,报告文学由于过于追求对事实的报导而缺少了艺术性,让读者读起来过于枯燥。
  夏衍先生的这篇《包身工》,通过提炼生活中真实而生动的素材,使文章兼具纪实性和艺术性。另外,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如在《包身工》这篇文章中,既有对包身工这一群体的整体介绍,又有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补充,这种“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是很多作家喜欢使用的。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这篇文章为参考,通过一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和典型细节来烘托自己的主题,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阅读教学是对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教师要坚持以学生為主体的教育思想,通过精巧设疑、科学引导、总结升华、经典欣赏等途径,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能够学以致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
  参考文献:
  [1]高婷婷.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阅读专题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嵇云霞.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知识,2017(21):28-30.
  编辑 李烨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0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