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习作修改:从会用习作提纲开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习作提纲是习作行文构思时的产物,能从整体上反映习作的中心和内容。大家对习作提纲在写草稿之前的作用是公认的,甚至有“不列提纲不作文”的说法。但完成草稿之后,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性地将习作提纲弃之不用。其实,习作提纲不仅能够指导习作草稿,而且对习作修改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我的假期生活》来谈谈习作提纲在习作修改中的重要作用。
  一、借用提纲,完善结构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文章结构已经有了比较直接的认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经常会涉及到诸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辅助学生把握文本结构的具体方法,笔者有意无意地让学生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在习作提纲中,运用较多的就是围绕事情发展顺序将习作分成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的三段式结构了,本次例文也是如此。
  1.例文引路,互助修改
  先来看看本文的习作提纲:
  《我的假期生活》习作提纲
  内容:
  (1)时间、地点、人物。(略写)
  (2)登山过程:开始往前冲。(略写)
  中间没力气,想放弃。(详写)
  鼓起勇气重新出发,到达终点。(略写)
  (3)联系生活谈感悟。(略写)
  习作技巧:双线线索。
  在看到这样的提纲时,笔者比较担心的就是学生会把第二部分登山过程中的起因、经过、结果和整篇习作的结构混淆,因此在学生草稿之前就指出了这个问题,但遗憾的是由于学生习作水平和理解力的原因,习作草稿时还是发生了布局混乱的问题。针对这些毛病,笔者引领学生反复对比提纲和草稿,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进行了修改,文章整体呈现了“总分总”的结构,第2自然段与开头和结尾之间顺接自然,文章整体布局较为完整。
  2.分层教学,各有所长
  当然,为了避免学生习作出现千篇一律的“总分总”结构,或者为了体现结构的完整性而忽略文体的问题(比如散文讲究形散神不散,很难套用现有的结构模式),平时的习作指导和讲评中还要注意引领学生多思多改,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结构目标:习作水平不高的学生能够基本把握结构,习作水平一般的学生能够在不同结构间游刃有余,学有所长的学生能够用创造性的思维来内化结构,从而让每个学生的习作水平都能得到“跳一跳摘桃子”的提升机会。
  二、善用提纲,优化顺序
  习作顺序可以从习作技巧方面按表达顺序分为顺序、倒叙、插叙等,也可以按内容分为事情发展顺序、方位顺序、时间顺序等,在整体把握文章结构之后,提纲的第二个作用是优化习作顺序,让习作段落之间更加通畅自然。
  1.反馈及时,问题凸显
  运用习作提纲进行草稿的修改指导,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出和纠正,而不需要等到教师批阅完所有学生作文后再让学生进行修改。(通常习作修改往往会在习作草稿完成后一周才能进行,有些学生对习作草稿内容已经遗忘,修改效果不佳。)经过对照草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内容安排方面的三个主要问题:(1)本文的第2自然段“开始往前冲”部分在提纲中应当是略写内容,但实际草稿中所花笔墨较多,并且将自己的心情、动作、感受都混在一起,不能突出重点想要表达的内容,语序较为混乱。(2)联系生活谈感悟在提纲中出现在文章结尾处,但实际草稿中却出现在第二部分自己想放弃爬山时,在顺序上不太合理。(3)草稿中对山上景色的描写放在文末能达到“一览美景”的效果,开头和爬山过程中的山景只需简单带过,不要每个部分都出现景色描写,这样显得没有条理。
  2.训练扎实,形式灵活
  发现问题以后,指导学生通过集体点评、小组合作等灵活的方式进行修改比师生之间单一互动要有效得多。学生能够根据习作提纲,将“往前冲”部分着重围绕动作来写,简单明了,语序合理。想放弃时的感悟也是适当略写,重点在第三部分联系实际再来谈,这样一来习作顺序就更加合理。对山上景色的描写也不再分散来写,集中内容放到文末,让人眼前一亮。
  三、巧用提纲,创造亮点
  习作是否精彩,主要可以从语言和情感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有的作者文笔精练,语言积累到位,好词佳句信手拈来,当然能写出佳作;有的作者情感细腻,运用真情实感来打动读者,所写文章也十分耐读。运用提纲进行习作修改,自然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1.积累迁移,学以致用
  本文是一篇描写登山的习作,作者受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影响,在习作提纲中就提出要使用双线线索,回顾叶老这篇游记,明面上是以“双龙洞的洞口—外洞—孔隙—内洞”这样的游览顺序为线索,暗处则是以泉水的流经路线为线索。作者能有这样的借鉴意识显然值得肯定,但遗憾的是草稿中只有作者爬山前后的事情发展顺序,没有另外的线索,因此在修改时可以模仿叶老从山上的溪水或者绿植入手,也可以将自己爬山时的情感变化作为暗线,总之营造两条线索,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从而在普通选材中营造创新点,让习作更加精彩。
  另外在列提纲之初,也要考虑到本文按照作者爬山的发展顺序来写也比较普通,如果可以借鉴《钱学森》一文采用倒叙结构,开头就写自己爬上了山顶欣赏到的美景和自己爬山成功的感受,再回过头来写自己的爬山经历尤其是差点放弃,最后又鼓起勇气重新出发的话,显然会更有新意。
  2.真情实感,扣人心弦
  写作技巧方面的能力可以从日常的学习活动和阅读中汲取养料,但情感方面的培养则需要从自身入手。以本文为例,学生可以紧扣自己爬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展开细腻描写,比如“爬山一开始时的兴致勃勃—爬到中途的气喘吁吁—再往上想要放弃的矛盾—经过鼓励重新振作精神的豪气—爬上山顶的得意之情”,这既是上文所说的营造双线写法中的情感线索,又能让有差点放弃后重新振作的相同经历的人引发共鸣,打动人心,不失为一篇上乘的佳作。当然,這一点也要在列提纲时就考虑到,可以将详写部分的提纲继续细化,并列出如上线索,那相信动起笔来就会一气呵成了。
  四、活用提纲,提升水平
  习作修改的终极目标,当然是提升习作水平。习作提纲是习作修改的支架,借助提纲的引领,能够对习作修改产生积极影响。学会使用提纲,不仅要时刻注意提纲的引路作用,还要注意灵活运用,不要一味受提纲所限,戴着镣铐是不能跳出自由舞蹈的。
  1.避免偏差,强化意识
  其实运用习作提纲进行习作修改的最大问题是,很多习作提纲归提纲,草稿归草稿,本文的最大问题也在于此。学生虽然在草稿前罗列了提纲,但更多的是给教师“交差”,而不是将其作为自己习作的支架参照。作为教师,面对学生没有提纲意识的现状,要注意培养学生列提纲的习惯。
  2.小心精细,畅所欲言
  既然习作提纲在习作修改和提升方面有这样大的作用,那是不是必须每一次习作都要按照提纲依样画瓢,机械填空呢?显然不是,习作提纲应有小心精细化的趋向。一来不能把提纲写成缩略型草稿,这样就失去了提纲的作用;二来不能拘泥于形式,不是说提纲这么写了草稿就必须得这样写,可以在行文的过程中随时对提纲进行修改。比如本文第2自然段的爬山时的心理变化,提纲中只是提到了“开始往前冲(略写)、中间没力气,想放弃(详写)、鼓起勇气重新出发,到达终点(略写)”,显然中间想放弃部分是重点内容,很多人此时会设计二级提纲,细化没力气的状态和想放弃的心理,本文作者就没有精细到这一步,这样描写的时候就可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在习作修改中灵活合理地用好提纲,自能做到“胸中有丘壑,笔下自生花” 。<E:\刘可可\小语园地\2019园地1期\尾标1.tif>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8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