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洋高考计划”就等于快乐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09年盛夏,在高二的暑假,我作了一个改变人生轨道的决定——放弃“中国式”高考,备战“洋高考”,参加托福(英文能力测试)和SAT(学术能力评估)考试,申请美国的大学。决心已定,我便将大半年的时间花在SAT考试和美国的学校申请上。
  次年3月,我终于拿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同年8月,我刚刚成年,人生第一次一个人拖着3个超大型行李,漂洋过海,到美国求学。
  时光飞逝,少年成长。不知不觉,我来美国已到了第9个年头。这9年里,我在美国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业,进入社会,实习、工作也已经两年多。如今,每逢6月的7日、8日,听到那些“中国式”高考的故事,我便会想起自己经历的那场“洋高考”。
  观念转变
  出国,这个念头早在高一就有了。当时,我就读的高中是外国语学校,身边很多同学都有出国的计划。同时,从小到大,我的英语一直是强项,英语老师也很鼓励我出国求学,去更大的世界看看。潜移默化中,我的心里也暗自有了这个梦想。
  说服父母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初,家里并不支持。父母思想传统,对他们来说,留学太过新鲜,美国太过遥远。甚至和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不一样,我的父母对我的期许更多的是,考上一个离家不远的大学,接着,在毕业后找份安稳的工作,就算踏实了。
  幸运的是,父母虽然不支持,但也并非完全反对。在知道我有出国留学的念头后,妈妈便开始跟着我一块儿关注留学,作各方面的研究,咨询远在美国的朋友和远房亲戚。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他们开始改变观点,接受留学这个想法,支持我的选择。
  美国大学申请之路就此开启,我知道自己即将经历一场“洋高考”。
  反复考试
  与国内的高考制度不一样,美国的大学没有统一的招生流程,申请者可以申请任意一所或者多所大学,不受地域或者录取名额的限制。然而,美国大学的申请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考试,而是对申请者综合能力的评定。
  综合能力评定的四要素,包括高中成绩、标准化测试、申请文书和推荐信。非美国本土的学生提交申请时,还需要提交英文能力测试成绩,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托福或是雅思成績。
  我当时申请的时候,高中成绩单和推荐信都比较容易准备,学校有专门的部门给有意向出国的学生开具高中各学期的成绩单。推荐信则是以老师或者长辈的角度介绍学生的情况,相熟的老师也都比较愿意提供。而比较难的是标准化测试(SAT/ACT)和申请文书的准备。
  SAT全称为“学术能力评估考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是高中学生申请美国大学的重要参考。ACT全称直译为“美国大学考试”,类似于SAT。两者都被大众称为“美国高考”,主要考核学生的写作、阅读和数学能力。
  SAT是场恶战。一方面,竞争者众多,全球每年有超过200万高中生参加SAT考试。另一方面,参加考试并不方便。SAT考试在中国大陆并没有设置考点,因此,大陆准备参加SAT考试的多数高中生,常会选择去香港或者澳门考点。
  而为什么都要挤破头反复参加考试、反复刷分呢?其中直接的原因是,优秀的SAT成绩有助于奖学金的申请,奖学金则可以缓解国外的高额学费给家庭带来的压力。同时,相比中国的高考只有每年6月份的那一次,美国的高考SAT一年可以考多次。许多学生在申请学校时,可以自主选择提交最好的那次SAT成绩。
  至于SAT准备的时间,则因人而异。有人一两次就能考出理想的成绩,但考个三五次的考生也不在少数。
  实践薄弱
  对于我们熟悉的考试,中国的学生应该是身经百战,而申请文书的准备,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却相对陌生,难度更大。
  事实上,美国的大学录取看重学生的综合水平,考核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术能力,同样看重学生的“软实力”。举例而言,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实践、参加竞赛、参加志愿者项目以及清晰的未来规划,都是“软实力”的加分项。
  申请文书简单说就是,阐述学生“软实力”的作文。通常要求一到两篇,一篇是可以自由发挥的个人陈述,另一篇则是命题短文居多。
  出彩的文书需要做到突出个性,彰显能力:而一份精彩的文书也最能吸引大学招生官,让申请者脱颖而出。
  我来美国之前就打听过,美国的高中课业少,高中的学生有很多课余时间来上选修课,参加各种课余实践、社会活动,一些美国的大企业或者政府部门,更有专门针对高中生的暑期实习项目。这些丰富的实践活动,为美国本土学生的大学申请文书写作,积累了很多素材。而来自中国的学生,在这方面就相对弱一些。
  随着加入“洋高考计划”的预备留学生持续增加,近年来,学生的课余实践机会也越来越受到学校重视。很多学校都会举办各项文化节、辩论赛等活动。更有一些教育机构专门针对有意向出国的学生,开设了各种暑期国外夏令营、志愿者或是支教项目,目的就是让学生们积累经验,能写出更吸引人的文书。
  准备申请文书写作这一步骤,通常是放在托福、SAT等考试之后。我自己大约是12月完成了文书的写作,然后准备所需材料,根据所选学校的截止日期提交了申请。各个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虽不完全一样,但也相差不多,前后差别不过一两周罢了。
  两周的忙碌过后,便是漫长的等待。这不仅关系着一个未成年的高中生,还系着一家人悬着的心。直到约两个月后,我经历了收到第一封录取通知书的欣喜、收到第一封拒绝信的失落,以及被梦寐以求的高校录取的喜出望外。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
  宽进严出
  拿到录取通知书,确定要去的大学,我的“洋高考”之路算是完成了90%,而最后一道关卡是在入学之前,获取留学生签证。
  美国签证拒签率高,对留学生也不例外。赴美的留学生必须预约面签,面签的时候签证官全英文问话,侧面确认学生的英文水平。
  并不是所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都能一次性通过面签,材料准备不全,或者面签时太紧张导致交流不顺、英文表达不准确,都有可能被拒签。
  我的面签之旅还算顺利,在2010年6月拿到了签证,算是给自己的美国大学申请画上了句点。同时,这乜标志着我的新旅程即将开始。
  只身前往离家半个地球远的地方,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勇气。对于那时刚刚进入大一的新生来说,美国的大学生活,并不比前一年准备申请时要轻松。
  过去,我们喜欢将孩子进入某所大学作为成功的标志,但实际上美国大学宽进严出,并不好混。我们应该明白,这是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无限种可能,去应对新的教育体系对于自己能力和观念的考验。
  语言障碍、文化冲击、课业繁忙、环境变更,处处都是挑战。然而也是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自己变得自觉,生活独立,学会了很多在国内或在父母身边时所不会的技能。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出国的留学生大多有一手好厨艺。我们之间常开玩笑称,大概是因为出门在外,常常会想念家乡的味道,而美式的中餐又没法满足我们的味蕾,便只能拿起锅碗瓢盆,看着食谱亲自下起了厨。一道道家乡菜,给我们的异国生活赋予了感情和灵魂。
  根据2018年美国开放门户报告的数据,2017—2018学年,在美国各大高校的中国留学生达到了36万人:中国学生规模庞大,占在美全部国际学生的33.2%,排名第一。
  每年的2月和3月,是美国大学发放录取通知书的高峰时间。今年的盛夏,又会有数以万计的中国学生踏上赴美留学之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33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