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国家法治社会的建设,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发展,把道德与法治课摆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存在诸多问题,重成绩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司空见惯。
  关键词:初中思想教育 教学 道德与法治
  引言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改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教育教学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政治信仰或坚定的理想信念,就非常容易陷入意识形态的漩涡,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为此在初中阶段,学校设置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标准。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在学校和家长都看重升学率和平均分的情形下,初中教学广泛存在一定的应试教育现象。初中教育通过各科目成绩来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的科学和艺术性内涵,在这种趋势下表现得微乎其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常常是老师满堂讲,不停的圈点举例近几年重点与非重点,学生在下面埋头勾画重点、记忆背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了课堂的主角,却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虽然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有效传播,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为了考试而教育没有真正做到将道德与法治思想观念渗透到学生思想观念当中,没有最终践行于学生实践当中,这样的教学不完善且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更与现阶段国家要求教育改革的本质不相符合。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将学习限制在教科书的范围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真正得到发挥,导致知识接受狭隘化,出现分数高,能力低的个体发展局限性。另一方面,就目前的教育情况而言,教育者更重视学习的素质而不是人的素质,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价值观、健全人格培养、权利、政治观念和社会参与的教育重视度不够。[1]
  二、“道德法治”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
  1.挖掘教材素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七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注入了“爱国,自立自强,文明,友善”等道德教育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教师在讲课时要密切结合书上案例解读教材主旨精神并联系与学生实际相关的生活素材进行举例分析,引起学生的情感的共鸣。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单元“少年有梦”一课中,可以通过举例展示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告诉学生们,在初中阶段,我们支持并鼓励大家拥有自己梦想,伟人也是在你们这个年纪编织了自己的梦想最终通过自身将梦想变为了现实,通过实例,更直观的让学生理解从小拥有梦想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勇敢的在课堂说出自己的梦想,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初中阶段树立远大的梦想,有梦想就有希望,有梦想就有冲劲,并且不放弃的奋斗,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还要自觉培养起自己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自我的梦想并推动中国梦的前进,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实现个人真正的价值。[2]
  2.积极进入学生生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初中是学生性格成长最多变的阶段。相比小学阶段,家长给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控制更多的金钱和时间,可以部分参与成年人世界的一角。但有些学生有时会误解这种自由,将这种相对的自由视为绝对的自由,从而逐渐滋生反叛心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个人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出现漏洞。初中教师要想帮助学生走出这种困境,改变学生的行为,就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要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亲近学生,培养自身的亲和力,使学生更亲近和相信自己,从而更容易信服自己传达的思想精神。另一方面,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可以创造接近学生現实生活的情境来协助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主学习和改变自身的精神世界,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道德教育得到升华。教师在选择创造情境时,可以选择学生周围的日常场景或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感知知识,获取信息,并学会从日常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思考生活,长此以往,遇到现实情境时,学生便会正确应对和处理。[3]
  3.教而不思则亡,思而不教则殆
  没有反思的教学经验很容易导致整个教学的关闭,不仅没有帮助,而且还可能阻碍立德树人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据研究,如果教师只是不停地获得经验而没有深入地反思经验,得到总结,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将得不到进步。即使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只能重复工作。因此,每节课后,教师需要认真考虑课堂教学的得失和有效性,思考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并了解学生是否充分了解他们所学的道德知识;教学情景设置是否合理,能不能让道德法治的理论与指导学生实践相结合;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是否合情合理,是否保证学生的精力集中程度;教学技巧是否足够多变,能够处理各种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是否妥善安排教学步骤,是否反映了教学方法的优越性,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为学生讲解“网络生活新空间”课时,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说明网络的好处和弊端,同时,教师自己也要学会从网络获取知识,利用网络得到进步。上课时,教师要及时反思总结,通过对教学问题的认识,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优化教学质量,课堂教育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
  结语
  在初中阶段,教师必须要牢牢把握学生现阶段的思想特征,引导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建设,避免学生因为思想的偏差而走入歧途,要真正加强学生道德与法治建设,培养健全人格,良好的品质道德,智力和艺术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只要敢于探索并努力发现,以身作则,用爱来感化教育,教师就能使学生拥有更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更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敬法守法的行为准线。
  参考文献
  [1]赵京东,徐芳.关于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2017,(29).
  [2]刘德东.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
  [3]赵志平.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1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