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寻找最佳切入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孙子说: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认势。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总是能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出相应的作战策略,而不是怨天尤人。语文教学要准确到位的拉近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距离,需要找准和抓住最佳切入点,这是被广大教师普遍认同的教学策略。一个好的切入点,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又可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研究愿望。如何找到文章的切入点呢?
  一、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我让学生在预习课文后再观看教材上相关的彩色图片,思考“你从图片上看到的紫藤萝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这种“看图说话”是他们熟悉的活动,很容易入手;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无意中感受到了作者的行文顺序和观察顺序,反馈到“说话“时自觉的讲究叙述的顺序。课堂上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切入点,是为了激活学生思维,使之轻松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在温故中知新。
  二、从教学目标出发,设置若干关键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才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精彩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在《驿路梨花》教学中,首先要理清”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这个问题。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学中我想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进而明确本文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指明一位学生读一至八自然段,请同学思考:“我们在是什么情况下发现小茅屋的”?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学生通过仔细读书就能形成自己的概括。但就是这个简单的问题为下面的问题铺设了台阶。接着,我请同学默读八至十一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茅屋的”?通过阅读,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得比较全面,而且积极性也很高。这时我意识到,时刻抓住文本就能使学生的读书、思考以及回答都有的放矢,不会天马行空,这样就避免盲目浪费时间,可见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以朗读为切入点,在朗读中求解。
  在教学《老王》时我重视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大面积地朗读,个人读、齐读、自由读、选择读。朗读成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基础和条件。如配乐齐读8、9段,让学生模仿老王的神态、动作。角色扮演是一种比较好的体验方式,它能让学生在换位体验中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11至14段(老王、“我”、旁白)让学生通过体会老王的语言从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我觉得学习这类文章最常用最切实可行的方法也许就是多朗读,捕捉课文最重要的情感语言信息,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得到美的熏陶情的陶冶。
  四、从文题入手,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文题是学生接触文本的第一步,教师围绕文题,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寻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中。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引导学生探究:小说写的是谁?从小说的内容看,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么?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当学生探究出于勒不是小说主人公时,为什么感觉这个任务在文中无处不在?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信息谈谈自己的理解。这一问题是上一问题的延伸,同時又引出了故事线索的认知,很巧妙的将教学引向了故事情节的研讨。
  五、从文眼入手,抓住关键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全篇。
  散文的文眼,是散文教学的抓手,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时,要善于抓住文眼教学。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围绕主题“好好儿活”构建课堂。设计了三个层次,层层推进:感受“咱俩”的“好好儿活”,体会“我俩”的“好好儿活”,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
  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学生的质疑为切入点。
  教师可以在揭题、审题时让学生在教材的疑问处让学生提问,围绕重点问题,挖掘教材的“空白处”,以及在拓展延伸时让学生提问。例如《羚羊木雕》一文的结尾:“可是,这能全怪我吗?”我们不觉要问:“究竟怪谁?”;《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我为什么加快了脚步?”等等。这些教材上问题,老师可以质疑,学生当然也可以质疑。
  七、从细节入手
  在教学《卖油翁》一课,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陈康肃与卖油翁,二人对对方态度的词语。学生找了:睨颔忿笑。师生就抓住这四个关键词,分析这些细节可见卖油翁和陈康肃当时的心理活动怎么样?只要言之成理,尽量想出不同的答案,可以人物的口吻表达来说。学生的讨论成果之丰富不仅超出他们自己的想象,也超出笔者的预料。这就是细节切入的魅力所在,这就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所在——师生都兴趣盎然地动了起来。
  总之,切入点在内容上应该是“牵动全身的发”,在形式上应该能激发学生思考,能搭建文本和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之间关系的“桥”。寻找最佳的切入点,让教学贴近学生,鼓励学生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文本,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教材,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
  参考文献
  [1] 张云. 积极参与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9):6-6.
  [2] 牟先涛. 寻找课堂讲解的最佳切入点[J]. 中国学校体育,200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