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责任教育的分段实施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①小学生自律和公德、社会责任意识普遍淡薄。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大变革中,小学生责任品质的现实状况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一定距离,小学生在责任意识等方面道德失范现象比较普遍。如,教师经常听到学生不交作业的辩词:“我的作业本被外婆弄丢了”等,也经常出现“班级的饮水机谁弄坏了?”一片沉默的现象,有时已经知道是谁弄的,但那位“肇事者”还要“巧舌如簧”推来推去,把责任说成是他人的。从中不难看出,这样的学生自律和公德、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②小学是责任教育的最佳时期。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就是公民素质的竞争,其中责任心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小学是责任教育的最佳时期。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行为,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是基础教育的任务之一,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实践证明:责任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联合国在召开“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会议时指出: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人真诚合作的,也無法适应未来社会的。一个跨世纪的人才应具有快捷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观念,有自我发展的精神,有与人协作的能力等,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责任心的培养。
  因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行为,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是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本身重要任务之一,内容构成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内涵。
  ③现行学校推进责任教育的策略需要改革。学生责任意识培养重要,是所有学校的共识。然而,现实中的学校责任教育,基本上是一个内容、一次活动的“一刀切、一招鲜”的“大一统”策略。显然,这样的策略认知是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效果自然不理想。
  心理学表明,小学生年龄跨儿童、少年两个阶段,身心发展呈多层次等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不同的年龄段,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不同。责任教育相对低、中年级的学生,比较抽象,这也就决定了小学的责任教育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实施分层责任教育,从而加强责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由此可见,改革目前学校责任教育策略,不仅是满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效益的需要。要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就必须强化责任教育。要提高学校责任教育效果,就得变革以往“一刀切、一招鲜”式的“大一统”教育,依照教育内涵要求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责任教育过程中采取内容分层、分段实施策略,使之符合小学生不同年龄的认知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效益。然而,怎样分段,哪些策略才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研究。这就是课题组以“小学生责任教育的分段实施策略研究”为题,展开研究的目的。
  2.应用价值
  本课题基于本校学生责任意识淡薄和教育策略的不足等实际,探索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分段实施”等有效策略,对本校来说无疑具有校本应用意义,对其他学校而言具有借鉴与应用价值。
  3.学术价值
  小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目前是个普遍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基于学生年龄特点,推进分段实施策略研究,其经验与个案等成果,除产生应用与借鉴等现实意义外,也将丰富和充实小学责任教育理念,从而产生学术价值。
  二、本项目的研究现状
  当代哲学和心理学认为,“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又称为:责任心或是责任感。
  李钰在《康德的责任思想及其教育启示》一文中对学校责任教育定义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培养责任主体的责任素质(意识),以使其对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加以确认、承诺并履行的教育”。也即:责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形成自觉的责任行为。
  少年儿童的责任意识(责任心)培养,历来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国内外以责任教育为内容开展课题研究的学者和学校很多,积蕴了丰富的责任教育的经验和理论。课题组成员阅读了大量有关责任教育的书籍、论文,从中了解到一些研究信息。
  国外许多国家把责任教育看作是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开展责任教育已过百年,成为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以杜威等实用主义德育思想为代表,创造了适应责任教育的德育理论,使国外责任教育呈现蓬勃态势。
  国内近年来以吉林省为代表,在省教育学会的主持下,开展了“青少年责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责任教育操作实验研究”等活动,全省有300多所各级各类学校参加成为实验学校,硕果累累,产生很大影响。
  与之同时,一些学者对责任教育的维度开始了研究,将研究引向细分。例如,中国当代学者胡卫对于责任维度的研究成果,用六分法:把责任从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对人类社会和对自然六个方面来区分;这些研究成果,对本项目开展分段实施策略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在学校层面开展责任教育分段实施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我们认为,本研究除解决本校小学生责任意识薄弱之问题外,总结出的有效策略经验,将对小学责任教育内涵产生丰富和对其他学校产生借鉴意义。
  因而,我们在借鉴上述成果基础上,拟定“责任教育分段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的基本思路:在内容维度上定为:自我责任、家庭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社会责任和自然责任等方面,进行小学生“责任观念确立、责任行为能力培养”等内容分层研究;在目标维度上着重“责任行为”——良好的责任心与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三、本项目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拟达到的目标
  1.研究总体框架及各阶段目标
  本研究紧扣“在理论上,基于小学生责任教育细分理论框架,建立小学生责任教育分段实施的培养目标体系。在实践上,探讨学科教学,家校联合,班集体、中队、社区如何对小学生开展责任教育分段实施的策略”的重点,计划用2年完成,规划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目标为:
  ①完成课题方案初稿,组织课题论证会,成熟课题研究方案。
  ②成立课题组,建立学习制度,开展文献研究。
  ③完成开题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开题论证,实施研究阶段。本阶段主要达成如下目标:
  ①邀请专家领导进行课题开题论证等工作,在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方案。
  ②落实课题组成员分工,完成各项研究任务的计划。
  ③围绕课题“内容维度”进行分段研究,完成实验先行班级的建立和完成分段实施的操作细则初稿。
  ④总结先行班经验,组织中期报告会。
  ⑤全面推进分段实施责任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推进个案研究。
  第三阶段:推广总结阶段,目标如下:
  ①总结分段实施经验,形成学校责任教育常规。
  ②完成资料汇总和整理,完成论文集的汇编。
  ③撰写结题研究报告,组织结题大会,顺利结题。
  2.基本内容
  ①调查分析本校学生责任意识现状,开展个案矫正策略研究。
  ②紧扣责任体系的“自我责任、家庭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社会责任、自然责任”等内容维度,进行分层研究,让“责任教育内容”贴近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心理。
  ③以“责任意识与行为习惯”为重点,探究如何加强学生“自我责任意识对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的责任意识和行为习慣培养的分段实施策略,摸索“责任意识与行为习惯”培养各年段强化训练有效方式,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
  3.研究目标
  ①基于责任教育内容,研究和建立小学阶段各年段学生责任教育细分目标体系,形成本校责任教育分段实施体系和培养策略成果。
  ②通过分段实施责任教育策略,促进学生的责任心的提升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③通过研究,探索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范围及责任行为培养策略,开展责任意识淡薄等不良习惯矫正个案研究,做好良好习惯培养和不良习惯矫正相结合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拟突破的重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主要创新之处
  1.拟突破的重点
  在理论上,基于小学生责任教育细分理论框架,建立小学生责任教育分段实施的培养目标体系。在实践上,探讨学科教学,家校联合,班集体、中队、社区如何对小学生开展责任教育分段实施的策略。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科学的将小学责任教育内容分层问题。
  ②学科教学,家校联合,班集体、中队、社区如何对小学生开展责任教育分段实施的有效策略问题。
  ③责任意识淡薄等不良习惯个案矫正策略等问题。
  3.主要创新之处
  将责任教育“六分”科研成果应用于学校责任教育具体分段实施策略研究之中,使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产生“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等理论生成效果。就校本理念生成和责任教育理论丰富而言,具有创新意义。
  五、本项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研究计划
  1.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围绕“责任教育”进行广泛和深度的学习交流活动,从而“站在巨人的肩上”为本课题提供理论与经验支撑。
  ②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课题组结合根据“责任教育细分维度”制订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本课题研究方案,将研究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班级活动计划之中,从而体现同一维度的责任教育内容有不同要求的“分段实施”目标和策略,将培养学生责任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主要通过以下研究手段达成教育目的: A.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责任心等内涵的古诗文,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分段提出不同要求,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体会自己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从背诵中初步理解含义,悟出做人道理,指导自己的行动。B.榜样激励: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古今高度负责任的英模人物事迹,特别是身边的榜样——责任心强的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的高度责任感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找出他们的良好习惯,明确学习的目标,从而确定努力方向(重点放在身边榜样的树立上,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C.情境体验:充分利用思品课、班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的活动优势,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 培育学生对父母、老师、伙伴、他人,对集体、祖国、社会、自然的爱心,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在道德情感的激励下不断提升,进而变为行动的动力。D.行为训练: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课题研究内容的分段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责任心行为训练。特别是对责任意识淡薄、行为不良的个案进行“矫正训练”,从而积累经验,提高效益。
  ③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采取问卷方式了解教师、家长对学生责任心培养的看法以及学生责任心水平的前测。引导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有关责任心表现,制订强化方案。
  ④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将伴随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从而体现“实践、理论、再实践”的研究路径,使本课题立于经验或教训的平台,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逐步成熟分段实施策略,形成经验性成果。
  2.研究计划
  本课题计划分三个阶段推进,时间规划为( 2)年。即:( 2019.5 —2020.6 )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1--2019.5)
  ①召开课题论证会,通过调查、分析,讨论确定研究方向。
  ②确定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具体内容等。
  ③组织研究人员,成立课题组。
  ④建立信息学习交流制度,组织理论学习,收集有关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开题论证,实施研究阶段(2019.6--2020.12)
  ①制订方案,明确成员分工与职责。
  ②进行课题开题工作。
  ③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④围绕课题“内容维度”进行分段研究,建立实验先行班级,组织在内容维度体现年段操作细则。
  ⑤总结先行班经验,组织中期报告会。
  ⑥基于先行班经验,推进分段实施教师培训与研讨活动,全面推进分段实施责任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推广总结阶段(2020.12--2021.7 )
  ①加强交流和总结分段实施经验,形成学校责任教育常规。
  ②汇总和整理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形成相关论文。
  ③撰写结题研究报告,申报课题成果鉴定。
  ④组织结题大会,邀请专家、领导对成果进行论证。
  六、负责人前期研究基础
  课题负责人一直担任班主任、级长工作。所撰写的德育论文《我的地盘我做主》在《教育现代化》2017年3月第11期(CN11-9354/G4)发表,并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研优秀论文“国家级一等奖”。2014年参与省级课题《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管理策略研究》获评为省中小学德育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年参与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专题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的有效整合》成果被评为全国信息技术优秀成果奖。2017年11月参与课题《少年儿童生态环保教育研究》(项目编号01201605—11)荣获“佛山市一等奖”。本课题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所需的经费、人员、资料设备已经到位,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9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