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行业现状的电力类高职院校布局调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国家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正朝着国际化、智能电网、特高压、新一轮农网改造等方向发展。在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电力行业企业中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电力类高职院校,是培养电力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而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对于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电力类高职院校应当基于行业现状,充分考虑行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布局调整,以更好的满足人才需求。
  【关键词】行业现状  电力类  高职院校  布局调整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56-01
  前言
  在国家电网的新时期发展当中,对于运行管理、设计实施、规划开发等方面,都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人才。但目前电力行业企业当中,存在職工综合素质有限、队伍年龄老化、人员规模大等问题,在组织岗位、岗位当中,存在结构性人才匮乏的问题,不利于电力行业企业的新时期发展。而在电网建设中,仅仅依靠现有人力资源开发已经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应当从电力类高职院校方面入手,通过积极调整布局,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的满足电力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
  一、电力行业现状对人才的岗位需求
  (一)人才数量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规模日益扩大,供电规模及电力建设日益发展,电网企业新增电缆线路、输电线路、变电站等也大大增加。但电力行业中每年新进入的人员数量比较有限,不能满足一线生产的实际需求。而且,当前电力行业中人员年龄偏大,青年人才数量稀少,人才队伍整体年龄结构不合理,不利于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
  (二)人才素质需求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得到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但与此同时,对于人才素质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就目前电力行业人才现状来看,人员整体素质水平较为有限,近几年没有实现明显的提升,人员素质与电力行业标准存在较大差距。针对新设备和新技术应用下的各方面问题,对电力行业人才素质需求也不断提高。
  二、以往电力行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一)培养模式陈旧
   在以往电力行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培养模式陈旧的问题,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主要侧重于室内的理论培训与考试,但对于现场技能培训考核缺乏重视。在教材及考核模式方面比较滞后,不能满足工作任务、技术设备的更新要求。同时,人才培养中综合师资力量及专业性不足,培训方式简单内容落后。当前电力行业仍沿用师徒制的培训模式,但由于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师傅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将会对徒弟的技术能力产生影响。
  (二)培养机制不良
   尽管电力行业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投入了较大力度,也建立了一些激励措施和管理制度,但是管理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欠缺,培养机制相对不良。当前的电力行业人才培养机制,对于行业现实及未来需求人才职业能力体系,没有进行有效的构建,对于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下的行业人才岗位需求,也缺少充分的考虑。因此,导致了传统电力行业人才培养机制中,培训目标及培训内容,不符合实际需求[1]。
  (三)培养体系缺失
   在以往电力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将很多高级技师和技工等选拔到管理岗位当中,而在核心班组中却缺少高技能人才。在传统培训体系之下,电力行业对于上级下达培训计划、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更为关注,但是对职业能力的培训标准、培训内容等,规划统筹不足。在人才培养体系当中,缺少对于工作过程的关注,也缺乏典型工作任务驱动。对于高级基线技术人才,没有形成制度化、规模化、系统化的培养,因而效果不佳。
  三、基于行业现状的电力类高职院校布局调整
  (一)建立校企联合
   电力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充分结合电力行业安全、技能、实践要求高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融合工作实践,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开展教学。在教学中纳入职业资格认定标准,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循环过程。在课程标准制定方面,应结合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在教学中,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应在50%以上,顶岗实习时间应当在半年以上。结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学籍管理,让学生毕业时能够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更快的融入工作岗位。在教学方案上,要考虑到不同职业工种的职业能力,总结典型工作任务,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二)成立培训就业基地
   高职类院校和电力企业建立合作,建立培训基地就业基地,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良好效果。对实训教材、教学课件等共同开发,结合学校和行业力量,建立师资队伍,对学生开展过更好的就业能力培养及职业能力培训。在提升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上岗实习机会。电力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当与行业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在技能培训中充分考虑行业岗位需求,综合行业人才需求开展人才个性化培养,进而实现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的良好对接。
  (三)形成企业学校双向顶岗
   在电力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当中,应当匹配行业企业的技术要求,加强校企之间的联合,形成企业学校双向顶岗的模式。学校派遣学习能力强的教师,到电力行业企业生产现场顶岗实践,对新理念、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进行学习,掌握最新的操作规程、安装程序、工作原理等,同时积极参与企业员工培训教育、另外,学校要也应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到学校开展实践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指导,形成企业学校双向顶岗,以提高人才培养效果[2]。
  结论
  高职院校与其它高校不同,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和行业实际需求相吻合。电力类高职院校,主要是对电力行业人才进行培养,满足电网建设和管理需求。基于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对于人才数量和素质的要求都在不断提升。因此,电力类高职院校应当以行业现状为基础,结合岗位实际需求进行布局调整,不断优化和提升人才培养效果,为电力行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引红.高职大学生职业指导模式探索——以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18):33-35.
  [2]姚旭明,李盛林,马桂芬.浅析电力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人才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及培养建议[J].科技视界,2017(6):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