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科专业大学英语多元教学目标体系的探索与应用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工科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和国际化工程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出发,分析了大学英语外多元教学目标理念和基本理论,研究建立工科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多元目标体系。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表明,基于这种多元教学目标体系的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教学目标  体系  大学英语  工科专业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WLH02);湖南省教学改革项目(〔湘教通2015〕291号第155项);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JG157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00-02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强调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重在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点”的学习思维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建设在传承文明、传递文化和工程应用等多层次的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目标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是一项紧迫和必要的课题[1]。本文将多元目标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多元教学目标为基础,结合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多元目标体系的工科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适应国际化新形式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尝试成功,研究“自主学习、多元目标、双边反思”相适应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施方法。
  一、工科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多元目标体系的建立。
  对于工科专业的大学英语多元教学目标体系的建立需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是多元教学目标的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关联问题。需理清四六级目标背景下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模式的特点,建立多元教学目标和学生毕业后专业领域英语应用需求之间的关联。英语应试目标和具体应用能力目标的地位和关系,传统人才培养理念和新时期人才观念。结合新形势工科专业人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新需求和相关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工科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体系。第二是基于多元教学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问题。通过研究工科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计划中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要求,建立适合工科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实际需求的大学英语多元教学目标体系。第三是根据多元教学目标模式制定该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培养方案,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班级教学组织模式、课堂教学、教学内容等教学要素与教学目标体系关联度是形成新型教学模式的关键。只有揭示各教学环节或要素在实现各教学目标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才能科学有效地调整优化大学英语教学,从而形成新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多元目标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本人结合在工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开展了多元目标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实践。当前,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及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国内传统的火力发电市场急剧萎缩,再加上“一带一路”形势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有大型能源企业的业务领域向海外扩展,尤其是面向东南亚、南亚、非洲、拉美等第发展中国家,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发生了新变化。大型能源企业急需能动专业的毕业生有较强的专业英语能力,有较强的外事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同时还应满足国外长时间生活的跨文化语言交流能力,这些都是新生的現实大学英语学习的多元目标,为多元目标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和现实条件。在教学组织上,根据学生英语基础和将来的就业意向,把学生分为工程商务英语小组、跨文化英语交流小组、英语工程应用组,采取课堂教学和课外兴趣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制定不同的教学训练内容和目标,开展多目标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大胆的多元目标教学探索,增加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尼、西非等国家和区域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跨文化语言交流的内容,课前搜集整理好资料发放给学生;教学方法也不再是以传统的语言学语言的听说读写训练,而是把英语作为一种实现多元目标的,既提高工程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当前,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的工科本科教学正经历着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到培养模式的改变,大学英语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更高的要求。结合相关的高等教育教学理论和高校新工科教学改革新背景的大学基础课的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基于新的人才观和多目标体系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涉及大学英语教学各环节,而不是针对某具体课程和课堂教学,具较强的实践应用和示范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莹.大学英语教育定位及多元化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89
  作者简介:
  唐香南(1979-),女,汉族,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