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已经不能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好坏,而是需要我们老师要在多角度入手,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来,让学生能够得以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且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进行了总结,希望可以帮助语文从教者更好地指导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57-02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够使人类社会不断地进步,如果离开了创新那么社会将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因此创新对我们的意义非常重大。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重视起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尤其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是要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夯实的基础,培养出学生敢想、敢问的精神。
  一、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合理地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學习资源更加充实、丰富。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把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来。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是无法接触到的,这就导致了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直接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果利用网络中的资源来进行辅助教学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说在进行讲解《圆明园毁灭》这篇课文的时候,利用网络中的资源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曾经圆明园的辉煌,当学生欣赏完以后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把圆明园描述出来,之后再把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圆明园景象带着悲切的音乐播放给学生,两者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能够使学生产生巨大的震撼,激发学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集中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相结合形成了创新思维,而思维的最高形式也就是创新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发散思维起到了主导作用。发散思维是我们所说的多向思维,它并不是一个唯一的答案,而是多向思维的选项。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提倡多向思维,让学生跳出定势思维的约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就会出现不同的见解,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发散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全方位的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来说,我们一定要把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出来,使学生跳出传统的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说在进行讲解《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课文中的“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让学生把自己的看法讲出来,这个时候学生都在争先恐后地谈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会说:志愿军叔叔对老妈妈非常疼爱,看到她的痛苦非常难过,所以不让她走;还有的学生说在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她对亲人的爱,自然非常留恋;也有同学说为了能够把对老妈妈的尊重更好地体现出来,可以把这句话改成“大娘,请您停下脚步吧”,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最主要的还是能够把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出来。所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含义,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教学模式。
  三、启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当学生在读有情有景的文章时,我们还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便想象教材中所描述的画面,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内容,还能够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培养,增加创新技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对于教材中一些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比如说在进行讲解《桥》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说一下自己想对老支书说的话;还有《新型的玻璃》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玻璃。此外,老师需要把教材中“空白点”充分利用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补想”,把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培养起来。
  四、结束语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来,为学生营造出积极友善的创新学习氛围,促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勇敢地肩负起历史重任,向未来、向新世纪做出勇敢的挑战,成为适合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印臣.关于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8):282.
  [2]毕建娟.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文信息,2017(8):116.
  [3]王一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未来英才,2017(23):172-1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6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