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个体未来的学习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所以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将人才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且逐渐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激发,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信心,并且在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法中,对于应试教育要采取正确的评判态度,要将孩子的综合能力提升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042-01
  一、和实践进行结合,树立良好习惯
  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局限在表面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的是将知识进行反复的应用,加深对知识的认知,进行有效的巩固。传统应试教育中的数学教学课程相对枯燥,并且当今社会强调教学需要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所以需要让每一个学生清楚,对于知识的深层认知就是让知识能够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中,对问题进行解决,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考试。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用数学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的很多地方。虽然这个教学方法看似简单,但是实施起来却是很难的,首先需要老师拥有良好的师德,能够和学生进行频繁的交流,并且不能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否定。对于生活实践的结合需要建立在对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基础上,并且引入其它教学资源,让学生对每一节课学到的知识都能够进行联系,并且有效的应用到生活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长时间的教学,孩子们就会产生一个良好的习惯,通过自己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身边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生活实例的寻找,使得数学的概念得到形象化和具体化,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提升他们在学习中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神秘。抽象的概念往往很难让人理解,为了加深对其的理解深度,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演练自己去操作,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还可以在课堂中添加智力游戏,将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教学问题引入到教学的课堂中,学生通过智力游戏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并且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采用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基础教育的阶段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且要让每位学生都具有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成为对知识的渴望者。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培养提升,使得新的课程标准可以顺利的实施,最终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当前是一个网络和信息发达的社会,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引用当前先进的教学资源,并且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地探索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实际考虑到其中,为学生设计一个精妙的挑战,让学生去克服这个挑战,然后进行鼓励,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解决。对于这些挑战则需要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听课,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则可以战胜这些挑战,在探索中得到答案。
  2.实行情景化的教学
  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创设具有趣味化的情景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将问题提出,让学生尝试着大胆设想,之后再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同学们带入到问题教学情景中,将精神赋予较强的探索性,投入到数学知识的解析过程中,并且充分的解释数学概念形成的基础过程,将新的数学概念融入到问题化的教学中。并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勇气和信心,为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孩子們探索数学知识热情的培养时需要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教学资源进行拓宽,让枯燥的课堂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其综合素质能力。
  3.将压力转变为学习动力
  小学课程的改革需要老师的用心投入,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这么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严重,渗透到了教学中的每一处,包括学生、家长、老师、社会,唯分数论的思想扩散已经十分严重。在家长的长期期望的投入下,学生的生活被安排得满满的,承载了这个年纪很难承受的压力。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需要将学生从过重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化压力为动力。
  为了强化实施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新型社会需要的人才,则需要从基础的教育工作做起。将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进行改变,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信心,是当前时代强化实施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杜鹏,李侠.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115.
   [2]孙庆颖.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的思考[J].才智,2012(07):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6118.htm